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用于骨伤科疾病的合理性探讨

    目的: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广州中医药附属骨伤科医院2016年1-6月间600份住院病历,将患者年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溶媒、疗程等情况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0份病历中,413例使用中药注射剂,463条医嘱,超说明书用药178条,其中,主要为超功能主治用药(占77.53%)......

    作者:孙丽;吴雪茹;黄凤婷;潘弟仪 刊期: 2017- 06

  • 从研究方法的运用看中医体质学科发展

    中医体质学从提出开始,直到发展为成熟的学科,经过了大约35年的历程.其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以文献学研究为主的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构建阶段;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主的体质分型实证和标准化研究阶段;体质分类辨识推广应用及以生物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综合方法为主的健康辨识研究阶段.在每个阶段,学术发展方向不同,对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有所侧重.而正确的研究方法对于推动学术和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济;王琦 刊期: 2017- 06

  •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丁酉年肝纤维化的综合防治规律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中医药干预在促进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逆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运气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古人用以推测气候变化、预测疾病盛衰、指导疾病诊疗调护的重要医学遗产,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它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及养生调护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运气学说进行挖掘,对丁酉年的运气特点进行推演,结合肝纤维化的病机特点,探讨丁酉年肝纤维化的综......

    作者:谢玉宝;池晓玲;萧焕明;施梅姐;蔡高术;张朝臻 刊期: 2017- 06

  • 论《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诊治的启发

    通过对《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的解读,结合现代医学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概括和阐释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果发现,冠心病相当于《黄帝内经》中的“厥心痛”“真心痛”.根据“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心脉痹阻,其中医证型可分为心阳虚、心气滞、心气虚、心阴虚、寒克心脉、热邪扰心、他脏传病几大类,治疗大法主要有温阳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法、化痰通络法以及五脏同治法.现代研究发现,冠心......

    作者:姚怡;王庆其 刊期: 2017- 06

  • 阴阳五行学说与体温调控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内容类似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而SPAC的工质循环机制和系统构成类似于应用于航天热控领域的毛细泵回路(CPL).参照SPAC、CPL原理,笔者认为,中医的“气血、阴阳、五脏”理论将血液循环系统看作为由器官通过主血管连接构成的CPL系统,其负责维持人体温度恒定,且脾脏是其关键控温器官.......

    作者:董晓文 刊期: 2017- 06

  • 不同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表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表型、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收集180例COP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急性加重频率、合并症、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影像学表现等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后可将180例患者分为5类: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Ⅰ),阴虚血瘀、热痰恋肺证(Ⅱ),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

    作者:吴建军;刘凯;麻增林;疏欣扬;靳锐锋;邱岳;刘金民 刊期: 2017- 06

  • 中药薤白基源植物的历史变迁

    为梳理薤白本草,探索历代本草所用中药薤白的基源.文章通过对小根蒜与藠头野外资源调查与物候观察,利用其生物学习性结合本草文献、市场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小根蒜与藠头在物候与分布区等习性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历代所用薤白基源主要是小根蒜,到了清代随着藠头栽培的增加而逐渐药用兴起.藠头栽培的兴起使其市场薤白的来源越来越偏重藠头,应重视小根蒜的发展,合理的利用薤白基源植物,为薤白的药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龙;刘浩;胡海波 刊期: 2017- 06

  • 基于时空序列认知的先秦时期中医气概念意向性浅析

    为探讨中医气概念的认知内涵,文章从主观侧出发,以先秦时期经典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哲理与生命表述的“气”为研究对象,从“气”字的来源、意义给予及气学理论的成形等方面对气概念进行意向性反思.发现,气概念形成于对认识方式的把握;伴随文字变迁,其内容不断引申.从文字符号的诞生到观念意义的给予,终在长期的应用与反思中形成了具有哲理的气学理论;气作为“对意向对象(客体)相关范畴内时空序列体验流的把持及反思”一直客......

    作者:严名扬;王云亭 刊期: 2017- 06

  • 《四圣心源》“中气”学说及其在中风病的应用

    《四圣心源》详细记载了黄元御“中气”学说.在生理上,黄氏认为中气是阴阳之根本、气血之本源、气机运动之枢要.在病理上,黄氏认为百病皆与中气相关,中气衰败是疾病发生转变的关键.在治疗上,黄氏尤为重视中气,推崇扶阳抑阴,泻水补火.黄氏提出分左右偏估治中风,并首创中药热熨治疗中风后遗症.黄氏“中气”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思想.......

    作者:詹杰;詹乐昌;谭峰 刊期: 2017- 06

  • 从癌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病因病机

    癌邪在正气不足及长期不良因素刺激下,由精气异常分化恶变而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独立因素.癌邪生长形成肿块,并伴随气滞血瘀痰湿热等病理状态.癌邪具有不断增殖、耗伤营养、流窜生长、阻碍气机、破坏脏腑经络等恶劣行为.消灭癌邪是治疗癌症的根本,需要筛选有效抗癌中药,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

    作者:吴孝雄;朱世杰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