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7期文章
  • 浅论肾脏疾病与六经辨证

    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方法辨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思路概括为如下几点,意为引玉之砖.......

    作者:张喜奎;张振忠 刊期: 2004- 07

  • 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研究

    我国医学史上对传染病治疗的详细记载始自东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急性传染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其解表退热、清热保津、急下存阴、活血解毒等法亦为后世治疗传染病所用.金元时期李东垣以甘温为主治疗公元1232年的一场大疫,堪为扶正祛邪的典范.东垣善用活血药,对后世医家组建解毒活血汤、加减解毒活血汤治疫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温病学说奠定了现代中医传染病学的基础,建国初期中医防治急性传染病及近期治疗SARS的成就......

    作者:宋乃光;赵岩松;汤百鸣 刊期: 2004- 07

  • 建立中国文化医药学

    中医学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基础上成长到今天,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等话题不断,但在现代化的旗号下我们走的是一个忽视中医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的纯结构主义道路.笔者强调中医研究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大背景进行人文型研究,从而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医药学的建议.......

    作者:向田和弘;鲁兆麟 刊期: 2004- 07

  • 深圳地域气候特征与咳嗽证治关系初探

    目的:研究深圳地域气候特征与咳嗽证治关系.方法:从深圳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研究其与咳嗽证治的内在联系.结果:深圳受地域气候影响,冬春之交风气接令,易患伤风咳嗽,治宜疏风散邪,宣肺止咳.春季潮湿多雨,易患痰湿咳嗽,治宜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春夏之交及夏季,高温、潮湿、多雨,易患痰热咳嗽,治宜清化痰热,内外分消.夏秋之交气候无显著落差.秋冬及秋冬之交温热且燥,易患燥热咳嗽,治宜甘寒生津,润......

    作者:叶世龙 刊期: 2004- 07

  • 抑喘胶囊对烟熏引起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2g,清洁级,批号为DB11/019.1-02,京动管质字(1994)第079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实验药物抑喘胶囊:0.44g/粒(相当生药4.9759g),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剂室提供,批号为991103.将抑喘胶囊中的药物从胶囊取出,分别配制成7.52%、3.79%、1.88%,均按0.25ml......

    作者:李友林;倪健;郭亚红;孙瑞华 刊期: 2004- 07

  • 不同的保存条件对丹参酮脂质体粒径的影响

    近来的研究表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有多方面的特点,特别是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对靶器官的选择性等方面,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

    作者:莫穗林;陈玉玲;梁天文;吴伟康;罗汉川;吴天浪;刘长秀 刊期: 2004- 07

  • 热三子方治疗幼年豚鼠过敏性哮喘的肺组织形态定量研究

    热三子方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婴幼儿咳喘痰多为主症的哮喘,疗效较好.本课题采用卵清白蛋白诱导的幼年豚鼠哮喘模型,观察该方对肺组织的形态定量变化.......

    作者:秦艳虹;杨正伟;苏树蓉 刊期: 2004- 07

  • 从六朝医学文献看《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渊源

    六朝(公元222~587年)承汉启隋,是3世纪初到6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在这段时期里,有关《伤寒杂病论》的医学文献数量很少,但鉴于这个时期对于《伤寒杂病论》流传史的重要性,检索和探讨这一阶段的历史资料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文献研究是不可回避的.......

    作者:王立子 刊期: 2004- 07

  • 浅谈升降散的临床应用

    升降散组方精当,疗效显著,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尤为近代著名中医专家蒲辅周、赵绍琴所推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蒋燕 刊期: 2004- 07

  • 陈蓉蓉运用膏方治疗儿科顽疾经验

    浙江省中医院儿科陈蓉蓉老师从事儿科临床三十余年,学验具丰.近十年来,尤其擅长在冬令季节用膏方调治儿科顽疾,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荣泉 刊期: 200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