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通过骨灵膏及其拆方制剂对骨关节病(OA)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OA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骨灵膏、骨膏、灵膏、塞来昔布、模型及正常组6组,冷固法建立OA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余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10周后,用大鼠含药血清对体外传代培养的OA大鼠软骨细胞进行处理;镜下方格法计数细胞密度,免疫荧光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CCK8检测软骨细胞光......
作者:陈文超;周然;王永辉;李艳彦;柴智;高丽 刊期: 2015- 01
-
首乌方对美多芭诱发异动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首乌方对美多芭诱发异动症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及其纹状体细胞外液糖类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6-OHDA)脑内立体定位注射造成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模动物分为美多芭组和美多芭+首乌方组,另设假手术组.所有动物连续给药22d,在第1、7、14、21天给药后对大鼠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第22天采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进行取样,并采用ISUCSflex分析仪......
作者:刘洋;焦玥;孙丹丹;王丹巧;赵小亮;张美玉 刊期: 2015- 01
-
丹参脂溶性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丹参谱-效相关质量评价模型,研究丹参脂溶性成分对缺氧缺糖环境下体外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选择适宜的药效学指标.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后,建立缺氧缺糖损伤模型,给予丹参脂溶性成分治疗后,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丹参脂溶性成分能明显改善受损细胞形态,显著减小心肌细胞的死亡率(P<0.01),丹参脂溶性中、高剂量可降低细胞培养基中LDH的含量(......
作者:王平;高燕;殷洁;刘娜;赵渤年 刊期: 2015- 01
-
产后风湿“血郁同病”的病因病机探索
产后风湿是一种常见的妇人产后病,临床上以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为主要表现,血虚、血瘀及情志郁结等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文章从“血郁同病”角度对产后风湿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情志因素对本病病因病机的影响,认为产后风湿的发生以血虚血瘀为本,但在现代社会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下,情志因素对其病情及病程的发展影响作用尤为重要,同时指出“血”“郁”同治,即中药治疗联合心理疗法对本病治疗的重大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羊维;刘芬芬;包洁;孙静;曹灵勇;温成平;于淑娟 刊期: 2015- 01
-
清开灵注射液及其中间品对RBL-2H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清开灵注射液及其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对RBL-2H3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相应类过敏细胞模型及利用该模型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及其中间品的不良反应,进而为全流程监控药品质量奠定基础.方法:将清开灵注射液及其中间品分别以体积比1/4为初始浓度,2倍稀释至1/4096,共11个浓度作用于RBL-2H3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不同浓度清开灵注射液及其中间品对RB......
作者:王欢;王庆国;屈会化;赵琰 刊期: 2015- 01
-
循经取穴针刺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经脉腧穴对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Kv1.4、Kv4.2、Kv4.3)及其辅助亚基(KChIP2)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大剂量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和非经非穴组.针刺干预7d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鼠左心室肌上述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
作者:李记泉;王巍;孟祥宇;陈以国;韩知渊 刊期: 2015- 01
-
PITC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茺蔚子中游离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PITC柱前衍生HPLC法同时测定茺蔚子药材中游离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游离氨基酸,6mol/L酸水解茺蔚子蛋白,以PITC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HPLC法测定茺蔚子药材中氨基酸的峰面积并计算其含量.结果:18种氨基酸的分离良好,空白无干扰,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在0.25%-1.38%之间,重复性RSD在0.47%-1.86%之间,稳定性RSD在o.32%-1.......
作者:郭俊国;解孝锋;毕宏生 刊期: 2015- 01
-
“上火”与应激反应相关性探析
“上火”作为民间对火热表现的一种统称,从明清小说至今已有几百年.“上火”并没有全面而系统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明确“上火”的中医辨证标准与现代生物学表征和物质基础,是医学领域研究“上火”的首要工作,也是避免民间将众多身体不适之症归于“上火”而延误病情的需要.笔者整理近20年的文献,将“上火”与应激反应中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相关性......
作者:苏鑫;孙大中 刊期: 2015- 01
-
岭南地区外感热病发病特点及历代名医治疗经验
岭南地处南端,一向远离中原,在医学上虽源于中原,但由于其独特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其特殊的一面,构造了独特的岭南医学流派.中医尤其善于个性化治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其的治疗特色.外感热病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急骤,病因复杂,传变迅速的特点.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岭南历代医家的医案,就此对岭南区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及历代名医的治疗经验略微总结,以期望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杨宇;杨海韵;李磊 刊期: 2015- 01
-
祛风药对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祛风药对大鼠肝纤维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与模型组(72只).模型组用5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12周,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祛风药组(防风、羌活、白芷)、下瘀血汤组、秋水仙碱组、病理模型组,继续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关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和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光镜......
作者:彭宁静;金钊;黄文强;吕德;何利黎;敬樱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2 补脾肾泻湿浊解毒活血法对实验性肾衰大鼠的病理学影响
- 3 从中医古籍体例沿革角度看学术发展
- 4 基于数据挖掘的当代脑瘤中医医案诊治规律分析
- 5 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理论问难篇
- 6 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7 热敏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
- 8 心悸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 9 活血通络颗粒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 10 痛风宁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滑膜IL-1、IL-6含量的影响
- 11 滋水清肝饮在男科中的应用
- 12 化痰活血方药理血清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eNOS表达的影响
- 13 主病主方论
- 14 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
- 15 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治疗消渴病临床经验
- 16 白花香莲解毒方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和复制的影响
- 17 益气健脾法对1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8 温胆颗粒对替诺福韦药代动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 19 《黄帝内经》之“肝主生发”
- 20 椒枝软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