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8期文章
  • 接骨膏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BMPR-Ⅱ及SMAD8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接骨膏外敷给药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BMPR-Ⅱ、SMAD8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30只家兔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在其患处外敷接骨膏并用小夹板固定;对照组不使用药物,仅常规消毒后进行小夹板固定.分别于给药后第3、6、10周每组随机抽取5只,处死家兔取患处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家兔骨组织中BMPR-Ⅱ、......

    作者:黄琼;向阳 刊期: 2017- 08

  • 《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崩漏的方药应用特色

    目的:研究《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及方药应用特点.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归纳《景岳全书·妇人规·崩淋经漏不止》中所用方剂及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结果:张景岳治疗崩漏共用方44首,其中补阵方多,为17首,使用频次也高.共用药物72味,善用甘温、甘平、辛甘味药物;归经上,归肝经药物多,脾肾次之;功效分类上,补益药使用多,清热药次之.结论:张景岳治疗崩漏审五脏、察阴阳,善用补益、重补......

    作者:陈聪;王振国 刊期: 2017- 08

  • 黄连素预防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和黄连素高剂量组,预防性给药7d后,模型组和黄连素组分别给予3%DSS水溶液造模同时继续给予相应的干预,连续6d.记录每日DAI评分,取材后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并记录病理组织学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IL-6、TNF-α水平,Westernblo......

    作者:李阳;郝艺照;傅熠俊;李赛美 刊期: 2017- 08

  • 论脓毒症与心气损伤的相关性

    根据脓毒症的发病发展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和中医理论研究,提出心气损伤是脓毒症的关键病变环节之一.并尝试从“心为阳中之太阳”,“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等基础理论出发,说明脓毒症高热之时已然损伤心气;结合卫气营血传变与逆传心包理论,认为无论是顺传还是逆传,脓毒症均存在心气损伤;结合《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太阳、阳明证的传变与方药,认为大多涉及心气受损,心阳不足;从发汗与误治方面考虑,脓毒症早期心气损伤、心阳......

    作者:方统念;王清海 刊期: 2017- 08

  • 再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本于神”是针刺疗效的保证.文章从天人一体、天人相应、五脏藏神及致气调神等视角认识“神”,明确“神为主宰,道为之体,神与阴阳相统一”的主旨思想,具体从养神、察神、守神、调神、治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务使达到气静、血畅、神活的状态,对针灸临床应用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的体会,对“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略赘述于下,以期各位同道斧正.......

    作者:马胜;扈培增;马永琛;马慧颖 刊期: 2017- 08

  • 计量史学方法在中医史学研究中的探索

    计量史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定量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目前在经济史、人口史、政治史、社会史、教育史等学科广泛应用.而包括中医药文献在内的我国历代典籍富含大量数字信息,为计量史学提供了珍贵的数据资料.结合中医史学的自身特色与传统优势,建议在我国古代及近现代瘟疫史、历代医政制度、中外医药交流史、中医教育史等研究领域,探索使用计量分析法.计量史学方法的运用,将引导中医史学研究步入......

    作者:杨奕望 刊期: 2017- 08

  • 基于因子分析的非传染性痉病证素提取及证型分布研究

    目的:借助因子分析提取非传染性痉病的证素,区别非传染性痉病与传染性疫痉的临床常见证型.方法:多中心收集痉病患者t共237例,填写《痉病病例调查表》,录入四诊信息等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降维研究,提取证素.结果:共得到公因子8个,初步提取证素32个;选取积分靠前的病性及病位证素各5个,包括湿(严重)、痰与阴虚(明显)、阳亢与气虚(较轻),病位主要涉及肝,次为经络、脾、肾.结论:非传染类......

    作者:谭子虎;陈延;吴永贵;李贤炜;柳泓汉;杨琼 刊期: 2017- 08

  •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两方面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复方苦参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建立UC模型.相应各组分别予以美沙拉秦混悬液,低、中、高剂量复方苦参汤灌胃,每天1次,第8天取结肠组织检测IL-1β、TNF-α、IL-10、MDA、SOD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

    作者:杨佳;范恒 刊期: 2017- 08

  • 《普济方》脾胃病证治特色浅析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大的一部方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笔者对《普济方》中的脾胃病方药进行了全面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其证治特色进行了分析.《普济方》治疗脾胃病以温补为先,消补兼施,注重气机通畅;肺经药物的运用可在宣肺、降肺、润肺、清肺、敛肺的基础上裨益其母脏;风药则可达疏风行气、祛风胜湿、抑木扶土、升发上行之效.以上证治特色为脾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文献、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作者:姚佳音;叶进 刊期: 2017- 08

  • 中药金汁与粪菌移植的异同

    东晋《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饮粪汁治疗温病的记载.金汁作为粪便的加工品,叶天士等医家广泛应用于温病的治疗.现代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使用金汁治疗少儿高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稀缺中药金汁的制备和临床运用与现代的粪菌移植治疗有相似之处,但是金汁在粪便供体选择、淘洗用水、深埋地下和服用方法等环节均有一定的特色.继承和复原金汁制作工艺是当前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粪菌移植的科学元......

    作者:许建峰;王英絮;田彤;张彦明;武永利;林瑞珠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