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浅论周学海升降出入辨证理论及治法

    在中医学发展史中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晚清医家周学海继承前人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新的辨证体系--升降出入辨证.在他的代表作中,他分别从病机、证候类型、治疗宗旨以及升降出入产生障碍的原因等方面阐述了升降出入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冯明 刊期: 2004- 02

  •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辨治思路浅析

    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主要指痰饮、水气、咳嗽上气及湿病等病篇的内容,因其皆为肺脾肾三焦所主的津液代谢出现障碍而致的病证.在该类病证的辨与治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思路,各病的辨治既各有重点,又互有联系.笔者即试图揭示这种规律性思路.......

    作者:蒋明 刊期: 2004- 02

  •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组合解析

    通过对、中三百余首有名方组合方式的研究,提出经方的组合法则有君臣佐使、双向及多向调节、分合加减、药量变易及对药等组合法则.于君臣佐使组合,列举成无己对小柴胡汤与小建中汤方解;于双向及多向调节组合,列举了荣卫两和、表里双解、寒热并用、升降并行、补泻兼施、气血双补、散敛并行、多向调节组合8种形式;于分合加减组合列举了分解组合、合并组合、加味组合、减味组合、加减组合、随证加减6种形式;于药量变易组合,提......

    作者:张灿岬;张增敏 刊期: 2004- 02

  • 20世纪北京中医学术发展述略

    20世纪北京中医学术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御医和名医群体及其学术传人为北京作为20世纪中医学术发展中心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近代反对废止中医的斗争和北京中医教育机构的创立,有力地促进了北京中医学术的发展;北京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和科研、临床机构的建立,全国名医云集北京,形成了北京中医学术百花争艳的局面.......

    作者:徐江雁;谢阳谷;鲁兆麟 刊期: 2004- 02

  • 化痰祛浊方、疏肝健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近几十年来,脂肪肝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并日趋增多,目前研究多认为,氧应激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失衡可能是影响脂肪肝进展的重要因素[1].现中医药抗脂肪肝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已显示出其一定的优势,其中化痰祛浊、疏肝健脾的方药抗脂肪肝效果尤为显著.本研究通过比较观察化痰祛浊方、疏肝健脾方对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脂肪变性时肝匀浆FFA、MDA等指标的影响,探讨两种方药抗脂肪肝的部分作用机制并比较其异......

    作者:赵文霞;张永艳;李建国;叶放 刊期: 2004- 02

  • 火麻仁油对便秘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火麻仁(SemenCannabis)为桑科植物火麻(CannabisSative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的功效.现代医学已证明它所含脂肪油有润滑肠壁,软化大便、轻度兴奋肠管、增加蠕动、减少大肠吸收水分的作用[1].据报道,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有常年食用火麻仁油的生活习惯[2],提示了长寿与火麻仁之间的某种内在关系.揭示这种关系,将从一个方面揭示巴马人长寿的秘诀.本......

    作者:任汉阳;张瑜;刘红雨;曹俊岭;任慧玲 刊期: 2004- 02

  •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法治疗对肾虚流产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实验选用SD大白鼠80只(雌鼠60只,雄鼠20只).体重(220±20)g.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提供.......

    作者:曹立幸;韩冰;李同玺;李泽民;马平仲;秦淑芳 刊期: 2004- 02

  • 芪银三两三化裁治疗疑难病验案4则

    三两三为流传于民间的秘方,因方剂的药量共计为三两三钱三分而得名.三两三方一般由4味药组成,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疗效奇特.在众多三两三方中,笔者常使用的处方为生黄芪30g,金银花30g,当归30g,生甘草10g.为使其有别于其他三两三方,冠之为芪银三两三.笔者对于以虚实夹杂、气血亏虚、瘀毒留滞为病机的多种疑难病,以本方加减治疗有一定疗效.现举案例四则如下.......

    作者:周平安;王玉光;杨效华;李晓莉 刊期: 2004- 02

  • 中医对疫疠的防治

    疫疠是一类传染性很强,伤人极为毒烈的急性传染病,它包括了现代医学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炭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埃博拉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

    作者:乐鸣 刊期: 2004- 02

  •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2~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作怪相、缩鼻子、努嘴、摇头、耸肩、秽语、喉内作响、蹬足、模仿语言等.许多病人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延续至终生.长期以来,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偏高.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该病,显示了独特的优势,且已取得较好......

    作者:王春霞;杨钦河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