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双黄连注射剂辅助治疗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双黄连注射剂辅助治疗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纳入1990年——2010年公开发表在国内外关于双黄连注射剂治疗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相关文献,并根据文献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分层分析:双黄连组(双黄连+西医常......
作者:白云苹;王至婉;王海峰;王明航;李建生 刊期: 2011- 11
-
冠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与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PCI)气虚血瘀证与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405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1周是否有气虚血瘀证表型分为气虚血瘀组(167例)和非气虚血瘀组(238例),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检测CYP2C19*2基因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气虚血瘀组CYP2C19*2基因突变型(GA+AA)明显高于非气虚血瘀组(x2=......
作者: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洪丹丹;王建军 刊期: 2011- 11
-
直接滴定法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麻杏石甘汤中钙离子溶出规律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Ca2+)溶出量变化,探讨麻杏石甘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和不同浸泡和煎煮时间药液中Ca2+含量.结果:各单味药物中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高,其次为麻黄和甘草,杏仁含钙量低.当石膏与其它药物配伍合煎后,药液中Ca2+溶出量除石膏与甘草配伍略微增高外,其余各组均降低.各单味药和复方药液中Ca2+含量......
作者:马强;王玉路;吴君金;卢林;李晓晶;葛尔宁;苏燕 刊期: 2011- 11
-
镰形棘豆总生物碱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镰形棘豆总生物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将生理盐水和总生物碱灌胃给药,阳性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给药后检测小鼠的体质量、抑瘤率、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并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镰形棘豆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4.8%、79.3%、69.4%,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对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
作者:陈醒;杨光明;何媛媛;蔡宝昌 刊期: 2011- 11
-
隔药饼灸对不同性别健康人群红细胞数量及红细胞CD58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在神阙、美元等传统保健穴上施用药饼灸,观察在不同性别健康人群中红细胞数量及红细胞CD58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以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观察对象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3壮,隔日1次,共灸10次.在施灸前、后分别进行红细胞检查,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表面CD58分子的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施灸前后男子组、女子组红细胞量出现相同变化,两组施灸前、......
作者:田岳凤;李雷勇;王军;张斌仁;王格洪;孟颖霞;王旭 刊期: 2011- 11
-
基于药性组合的呕吐病机与治法分析
通过整理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具有“止呕”功效的中药及其药性的数据记载,利用关联规则方法,总结了“止呕”功效相关的常见药性组合,分析了药性组合对应的病机和治法.通过药性组合总结的呕吐病机和治法,与张仲景对于治呕方法的记载以及中医药理论的治呕原则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药性组合是贯穿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的核心,从药性组合层面阐释病机、治法,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有利于将中医药理论与用药......
作者:顾浩;王耘;颜素容;乔延江 刊期: 2011- 11
-
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揭示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研究,收集373例MDR-PTB患者的常见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信息,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MDR-PTB证候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描述性分析MDR-PTB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MDR-PTB证候分布规律、确立诊断标准.结果:MDR-PTB......
作者:郭晓燕;张惠勇;鹿振辉;耿佩华;薛鸿浩 刊期: 2011- 11
-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表征及其证候动态演变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变化及证候动态演变.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连续采集两组大鼠的表征及体质量、24h饮水量、进食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STZ注射后,模型组大鼠FBG、TG、TC、OGTT、24h......
作者:吴晏;韩静;黄黎明;郭淑贞;王伟 刊期: 2011- 11
-
神仙家与中医养生关系及流变
神仙家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仙”即是古代的名医,二者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诸多变化.神仙家早期带有巫医色彩而亦仙亦医,秦汉时期则充任医官而地位显赫,魏晋隋唐儒术独尊和外丹服食的流弊使神仙家游离于医,金元明清内丹养生学术的发展使神仙家与医交通而又各成体系.虽然二者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但神仙家对养生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科技昌明的今天,应当重新审视和加以研......
作者:程志立;柳长华 刊期: 2011- 11
-
中医失眠量表的结构及测量学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于结合中医特色,编制中医失眠量表,建立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疗效评价系统.方法:经过测题编写、初测(427人)及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测(417人)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多组比较、信效度检验等步骤,终形成中医失眠量表.结果:中医失眠量表共有3个因子:睡眠史、失眠白天的后果、失眠躯体症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组比较的各项拟合指标较好,结构稳定,在跨样本间一致性较好.量表总分信度系数为0.8......
作者:刘文;何金彩;蔡新双;寿晓夏;边玉芳;陈玲丽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施杞教授系统性治疗膝骨关节病经验
- 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健康相关中医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PF-TCM-HRQOL32的设计与信效初评
- 3 韦贵康从脾肾论治肺癌骨转移
- 4 杨大国教授治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用药特色
- 5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 6 疏肝益阳胶囊对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ET和CX43表达的影响
- 7 活血与化痰基础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基本生化指标的影响
- 8 飞龙掌血的药学研究进展
- 9 雷火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 10 清脑宣窍滴丸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
- 11 朝医鹿茸大补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
- 12 冲脉循行考
- 13 中医是“道器合一”之学
- 14 滋肾育胎丸同步促进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泡与子宫内膜发育的三维超声评价
- 15 消食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及用药警戒思考
- 16 略谈手术后遗疑难症的临床辨治
- 17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中医证候特点
- 18 高维数据的计算模型对菊科八味草药的气味判别
- 19 糖网1号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 汉族与苗族健康人群的面诊、舌诊及脉诊图像参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