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11期文章
  • 老年病从脾论治

    讨论老年治脾的缘由及病机,探讨了补脾诸法与老年虚证的关系,提出补气健脾、升陷益脾、引血归脾、除湿运脾、消中启脾、开胃醒脾、和中调脾、温中补脾、温肾暖脾、疏肝实脾、节食寿脾、小劳行脾、清心养脾等为治疗老年病的法则,并列举相应的治疗方药,为老年病从脾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给老年病的防治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施的方法.......

    作者:雷晋;王波;邢湘君 刊期: 2007- 11

  • 蒿芩清胆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新剂型研制,制备蒿芩清胆颗粒.方法:应用正交实验筛选佳工艺.结果:10倍水、6h提取挥发油;油∶β-CD为1∶6,恒温40℃搅拌包结挥发油1h;水提酸沉法提取黄芩苷;盐酸处理,乙酸乙酯提取青黛有效成分;8倍水、浸泡0.5h、煎煮3次、每次0.5h为佳煎煮工艺;湿法制粒,稠膏∶糖粉∶糊精为1∶3.5∶1,必要时加72%乙醇为润湿剂.结论:所制颗粒剂符合药典要求.......

    作者:谭亚芹;贺涛;韩雪梅 刊期: 2007- 11

  • 三草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三草降压汤(SCD)降压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特点.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大鼠尾动脉间接测压法,分别测定三草降压汤小、中、大三个剂量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压.结果:SCD给药后2h血压开始降低,小、中、大3个剂量组的降压作用效果与剂量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给药后4h,大、中剂量组具有量效相关性,而小剂量组无降压作用.选择中剂量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给药后1h即出现血压下降,并在1......

    作者:屈会化;赵琰;曲荣波;汤尔群;李宇航;王庆国 刊期: 2007- 11

  • 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解热及对大鼠心率血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解热及对大鼠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用白百破三联菌苗制备家兔发热模型,观察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用二道生理记录仪观测给予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后大鼠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实验证明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能明显降低致热家兔的肛温;在大、中、小剂量范围内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未见使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结论:甘草酸二伪麻黄碱盐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观察剂量下未见增加心率和升高血压......

    作者:高岭;张学明;姚青;曹秀琴 刊期: 2007- 11

  • 试论禀赋与中风病的相关性

    禀赋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及胎孕期间内外环境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代谢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指所有从先天获得的信息,包括遗传信息和胎传信息.禀赋是中风发病及其证候产生的基础,遗传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风病大多属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众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是指导中风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向哲;王新志;王永炎 刊期: 2007- 11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40例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风邪犯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非劣性试验方法,进行苏黄止咳胶囊的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共14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分别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和对照胶囊0.45g/粒,3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14天.结果:咳嗽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71.6......

    作者:张燕萍;赵丹;林琳;魏葆琳;李素云;徐艳玲;晁恩祥 刊期: 2007- 11

  • 养心草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养心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鉴别药材粉末及TLC法对养心草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和山奈酚等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建立了养心草定性分析方法,槲皮素在1.216-12.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40386X-14138(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2.08%,RSD为2.71%.结论:此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养心草药......

    作者:郭素华;林珠灿 刊期: 2007- 11

  • 中医脉象的混沌内涵

    从混沌学的角度,对中医脉象及脉学理论中包涵的混沌内涵进行了阐释.主要内容为混沌4个基本特征:内在随机性、对初值的敏感性、混沌序、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在中医脉象和脉学理论中的体现.......

    作者:张治国;牛欣;杨学智;司银楚 刊期: 2007- 11

  • 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研究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应证组合规律

    目的:研究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对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方法:在五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结果:运用聚类的方法把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聚成6类,经中医专家辨证第1类心肾阴阳俱虚、第2类气虚血瘀、第3类肝气郁结、第4类脾气......

    作者:邢雁伟;王阶;衷敬柏;李海霞;高永红;何庆勇 刊期: 2007- 11

  • 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努力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对民族的繁衍昌盛、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认识的偏差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正确评价,进而影响了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临床是促进中医药学发展的动力,疗效是中医药研究的中心,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中医药学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要以临床为中心,以增强防治疾病的能力为重点,加强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满足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加强危重急症的临床研究,提升中医药在医疗事业中......

    作者:高学敏;张建军;王淳;王景霞;佟海英 刊期: 2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