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8期文章
  • 基于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大鼠模型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型体液在异常黑胆质证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大鼠血清代谢组分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对异常黑胆质证及正常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两组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组分.结果:异常黑胆质证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间存在差异代谢组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证组大鼠血清中VLDL、LDL、不饱和脂肪酸、乙酰乙酸、丙酮等代谢组分的含量升高,苯丙氨酸......

    作者:阿衣古丽·玉努斯;哈木拉提·吾甫尔;帕丽旦·麦麦提;阿布力孜·阿卜杜扎依尔;甫拉提·吐尔逊;库热西·玉努斯 刊期: 2013- 08

  • 论麻、木之异

    麻、木二词,现代虽常合用,实则具有各自丰富的内涵.通过检索古代医籍中有关麻、木的条文及其意义相近的论述,并进行考证,疏理明晰麻、木各自概念、病机及治疗,为临床临证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陈明;孔繁智;朱婉萍 刊期: 2013- 08

  •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研究颜正华治疗泄泻用药规律

    目的:探讨颜正华教授治疗泄泻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泄泻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81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31个核心组合和4首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泄泻......

    作者:吴嘉瑞;张冰;杨冰;陈丹 刊期: 2013- 08

  • 运动损伤病症从腹部论治的理论探析

    从中医学和现代运动解剖学两方面对循行于腹部的经络及与腹部相关的功能解剖、生物力学进行研究,探讨运动损伤与腹部经络、脏腑、气血及现代解剖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为运动损伤病症从腹部论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运动损伤病症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刘晓亭;董宝强;张文静;王树东 刊期: 2013- 08

  • 单味中药多种功效内在联系探析

    中药“药性-功效-应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性效结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单味中药大多具有多种功效,每种功效都与药物本身的药性密不可分.研究发现,单味中药的多种功效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笔者从“药性互参”分析中药的多种功效,从“性效结合”分析中药的基本功效,后得出结论,药物的多种功效都是建立在基本功效基础之上的.由此可以帮助医者更好的认识中药,更好的......

    作者:孙欣峰;刘春梅 刊期: 2013- 08

  • 左归丸加减治疗卵巢早衰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左归丸加减方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PUBMED,MEDLINE和CNKI等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不限语种.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1.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9篇.与西药组相比,左归丸加减方治疗后血清LH数值的改善高于对照组......

    作者:胡颖;许良智;谭卓林 刊期: 2013- 08

  • 《温热论》中“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探讨

    对于叶天士《温热论》中“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历来多有争议,《温病学》有关教材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指“温热夹湿证”而言.文章依据叶氏原条文、相关文献等对“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所指含义进行了考证,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叶氏相对于伤寒而论的,是指“温邪”所致温病的临床表现规律,包括了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温病,其性质自始至终均表现为温热性质.这也符合现代医学对于急性感染病的基本认识.......

    作者:李晓波;郭选贤;张保伟 刊期: 2013- 08

  • 浅析痰湿体质与中医脾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

    从研究中医脾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入手,探析痰湿体质与脾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痰湿体质是脾系亚健康状态的物质基础,痰湿体质决定脾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转归.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体质-亚健康-疾病”存在着纵向发展的特性.因此,调整和优化体质、干预亚健康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章莹;王飞;吴承玉 刊期: 2013- 08

  • 左归丸、右归丸对成骨细胞骨硬化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灌胃法获得左归丸、右归丸含药血清.体外培养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后分别测细胞增殖、Sclero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归丸组在5d、7d、9d时细胞明显增殖,左归丸......

    作者:秦梦;陈元川;郭海玲;段铁骊;赵咏芳;沈雪勇;詹红生 刊期: 2013- 08

  • 半固态培养法发酵制备葛根素与葡萄糖耐量因子复合物

    目的:葛根素与葡萄糖耐量因子均参与并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本研究旨在筛选1种半固态培养法发酵制备葛根素与葡萄糖耐量因子复合物的佳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选择4个主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半固态发酵.结果:筛选出佳工艺为葛根素添加量20g,葛根素添加于开始发酵后24h,烟酸铬添加量200mg,发酵时间5d.结论:该数据可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李津;刘亚明;冯前进 刊期: 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