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探讨
目的:观察凉血止血药侧柏叶在温中止血方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方法:采用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大鼠模型,采用玻片法测定大鼠全血凝血时间;手测测定血小板含量;测定溃疡指数.结果:柏叶汤具有调节大鼠凝血时间的作用,能够提高大鼠血小板计数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及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柏叶汤去侧柏叶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柏叶汤组溃疡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
作者:梁振钰;刘茜;陈桂敏 刊期: 2016- 08
-
基于HIS数据库中25338例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25338例肠恶性肿瘤患者基本信息的分析,探究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03年-2011年全国20家三甲医院HIS系统中诊断为肠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信息、区域分布、亚型分布、证候分布等.结果:直肠恶性肿瘤的患者多,占48.54%,其次为结肠恶性肿瘤,比例为46.40%;西南地区占32.83%,南部地区占28.69%;肝胃不和的患......
作者:崔飞飞;赵维;刘峘;杨薇;庄严;谢雁鸣 刊期: 2016- 08
-
关于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体质形成机制的探讨
体质形成机制是体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体现了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在研究体质形成机制时,也要考虑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体质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先天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谱与SNP技术.对于后天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未有人涉及,笔者认为表观遗传学和microRNA、lncRNA检测是可采取的方法.如何从先天后天......
作者:王济;李玲孺;孙淑娴;闵佳钰;秦静波;王琦 刊期: 2016- 08
-
论培元固本法在产后调护中的应用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产时体力耗损与出血较多导致产妇元气亏损,若调护不当,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等多种疾病,时刻威胁着产妇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元气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本,元气亏虚是产褥期疾病之源,培元固本法对于产妇的产后调护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周玲;石和元;王平 刊期: 2016- 08
-
基于道家内丹学说阐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理论内涵
道家主张“虚净、无为”,其从自然和人关系本质,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内涵.心主神明,不仅是为朴素的医学概论.其所引申的外延,涉及着更深层次的生命结构问题.在道家“养心”探讨上,存在很多理论,值得传统医学反思与推敲.从内丹学角度,厘清“元神”与“识神”的区别,将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详实的分析.对现代身心疾病康复学,存在很大的启示性的指导意义.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医,各家理论,皆铺陈了对应概念,此是探......
作者:吴昊天;贺娟;吴以岭;牛培 刊期: 2016- 08
-
论中医药数据挖掘
文章在简要介绍传统“数据挖掘”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近二十年发表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评价,研究发现,中医药数据挖掘普遍存在样本数据偏小、结果评价欠缺等问题,提出可以从数据扩展和算法改进等方面上发展适合中医药数据自身特色的数据挖掘方法,为未来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朱彦;朱玲;崔蒙 刊期: 2016- 08
-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饲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甲钴胺组,每组10只.各组用药后,观察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的坐骨神经细胞并计算细胞凋亡率(AR),Western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Bcl-2、Bax、Cytc、C......
作者:江爱娟;王浩;李道卫;王芹;何莹 刊期: 2016- 08
-
基于脂多糖诱导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炎性活化的热毒生风型络风内动细胞模型构建
目的:利用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TLR4-MyD88炎性反应通路活化,建立热毒生风型络风内动细胞模型,为络风内动研究平台的科学化寻求新突破.方法:体外原代培养HCASMC,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01、0.1、0.5、1、5、10、100μg/mL)LPS对HCASMC活力的影响,筛选出HCASMC活力在98%以上的LPS无毒性浓度范围.ELISA......
作者:李红梅;王显 刊期: 2016- 08
-
基于粪代谢组学的痛风脾虚证实质研究
目的: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方法研究脾虚型痛风患者粪便代谢标记物.方法:收集痛风患者和健康人群粪便,利用1H-NMR技术对各组粪便上清进行代谢谱检测.数据用SIMCA-P软件进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正交信号校正-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SC-PLS-DA)挖掘代谢产物信息,并对差异代谢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痛风患者粪便中丁酸、丙酸含量减少(P<0.05,......
作者:牛晓曼;汪梅姣;何志兴;谢志军;李海昌;温成平;邵铁娟 刊期: 2016- 08
-
绍派伤寒与朱氏伤寒腹诊法比较研究
腹诊法是中医四诊中按诊的重要组成.中医通过切按胸腹,判断病邪之部位、性质,正气之虚实及体质之强弱.以清代绍兴名医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和以近代江阴名医朱莘农为代表的朱氏伤寒派均擅治伤寒热病,均注重腹诊法.前者重虚里与脐间动脉按诊,精于冲任命门不足之证与真假寒热之证的鉴别,临证结合腹诊运用峻下法治疗阳明证尤有心得.后者重脐诊,精于夹阴伤寒之体的识别,临证擅用桂枝类方治疗体虚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颇具特......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6- 08
动态资讯
- 1 病证结合证候模型研究基本思路
- 2 瑶医药干预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浅议
- 3 钱乙清泻五脏热方剂的方证研究
- 4 中药赵氏微调三号治疗大肠癌临床与实验研究
- 5 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优化方案的研究
- 6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 7 方剂药效物质系统与单味药成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8 欧阳群教授针灸治疗汗证医案3例
- 9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编程研究进展及对“证”研究的意义
- 10 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方对老年小鼠肾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的影响
- 11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 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测定市售蛇酒中5种糖皮质激素的含量
- 1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文献研究
- 14 薄荷主要成分(薄荷油)诱导阳虚模型的实验研究
- 15 小儿哮喘从痰论治六则
- 16 妊娠药忌与妊娠禁忌考辨
- 17 仝小林教授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2型糖尿病80例临床观察
- 18 黄苔的辨治
- 19 蒙药朱日很滴丸组分配比药效学评价
- 20 响应曲面试验优选远志糖蛋白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