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蕲艾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含量测定及佳采收期确定
目的:通过对艾叶道地产区蕲春县不同采集地、采收期蕲艾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确定其佳采收期,并考察蕲艾的质量,为该道地药材的合理采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芹菜素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测定鞣质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各蕲艾样品挥发油含量差异不大;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时间延长而增加,至6月......
作者:胡吉清;夏恒建;郭双喜;张熔;李路扬;龙娓芳;万定荣 刊期: 2016- 08
-
真实世界缺血性中风病死患者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缺血性中风病死患者人群的特征.方法:采集全国15家三甲医院39777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信息,对一般信息及病死患者信息进行频次统计,并绘制雷达图进行分析.结果:519例病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9:1,高峰年龄段为75-89岁,于申时、子时、巳时病死比例高,分别为15.99%、13.10%、12.91%;亥时与丑时的病死比例低,仅为3.47%.病死比例高的节气见于小雪(6.94......
作者:徐志男;杨靖;谢雁鸣;易丹辉;庄严 刊期: 2016- 08
-
赖新生“通元针法”之立法依据浅析
通元针法基于阴阳失衡之基本病机、以整体观为指导,包括通督养神和引气归元两大治疗法则.其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从而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突破了以往沿用的四肢经穴即为循经的局限,揉合了俞募相配、上下相配、左右相配等多种腧穴配伍方式,体现了任督二脉为循经取穴重点的创新,充分发挥督脉贯脑为通调元神、任脉连肾为精气之归的经......
作者:陈震益;赖新生 刊期: 2016- 08
-
基于重复测量资料的糖尿病肾脏病病机演变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基本病机及其演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十一五”DKD临床研究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随访24个月各证素积分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点各证素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146例,不同随访时间点各证素积分之间有差异(P<0.05),不同证素不同随访时间点积分有差异(P<0.05).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积分高于其它证素,血瘀......
作者:吴文静;赵进喜;王世东;张亚欣;宫晴;傅强;王颖辉 刊期: 2016- 08
-
基于“督脉乃脑之经络”理论探讨脊髓损伤对大脑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的思考
长期以来,脊髓损伤(SCI)治疗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受损节段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但至今未取得满意疗效.近年研究发现,SCI可导致大脑皮质萎缩、脑部神经元凋亡及慢性炎性反应等病理变化,这可能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督脉与脑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入手,从中医理论角度初步分析并探讨了SCI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可能病机,并对中医药疗法从脑干预SCI进行了思考,认为分期辨证论治,保护患者的脑功能......
作者:刘继生;张泓;许明;张健;尹秀婷;韦天未 刊期: 2016- 08
-
防己黄芪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
以“防己黄芪汤”为关键词,全文检索1994年1月1日-2015年3月30日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收集的91例完整病案进行资料整理、归纳、统计及分析,总结了现代临床运用防己黄芪汤治疗疾病的主次症分布规律和临床新用,一般发病规律与辨证特点,构成原方的药物用法用量特点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会军;刘维;吴沅嗥;张迪 刊期: 2016- 08
-
杜仲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杜仲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MC3T3-E1Subclone14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杜仲后制备含药血清,取MC3T3-E1Subclone14成骨细胞,分别加入空白血清(空白对照组)和含2%、5%、10%的杜仲含药血清(给药组)的培养基培养,用MTT法检测MC3T3-E1Subclone14成骨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
作者:曹旭;向文英;陆苑;陈鹏程;孙佳;王爱民 刊期: 2016- 08
-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中枢及外周VIP及其受体VPAC-1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PAC1)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治疗28d,结束后对3组大鼠进行灌胃及解剖取材,测定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下丘脑、胃窦、空肠的VIP、VPAC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
作者:徐派的;杨云;辛玉;周利;张红星 刊期: 2016- 08
-
基于肾阳虚证候研究制首乌对肝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阳虚大鼠制首乌含药血清对L02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氢化考的松,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肾阳虚低、中、高浓度组(10.8、21.6、43.2g/kg).连续给药14d后处死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分别采用MTT法测定L02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染色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结果:15%肾阳虚各浓度组含药血清作用24h和48h后对L02肝细胞增殖均具有明......
作者:欧莉;彭成;卫培峰;白杨;高晓庆 刊期: 2016- 08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穴规律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Pubmed等自1978年-2014年有关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分析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慢性盆腔炎针灸处方207条.三阴交使用频次高,其次为关元、中极;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关元与三阴交;经络分布以任脉、膀胱经、脾经居......
作者:张洁;杨从敏;赵凌;任玉兰;陈姣;樊海龙;陈亮;柏琳;梁繁荣 刊期: 2016- 08
动态资讯
- 1 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肝郁患者血清5-HT水平、SDS、SAS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 2 赵文霞临证治疗黄疸经验浅析
- 3 乌腺金丝桃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 4 针药结合改善SSRIs类抗抑郁药起效延迟效应的探索
- 5 健脾散结丸抗肿瘤机制研究
- 6 中药归经入脑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 7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Meta分析
- 8 黄芪甲苷与川芎嗪合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9 生脉注射液含药鼠血清对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
- 10 苗医熏蒸疗法对骨关节炎大鼠痛行为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 12 苏木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胸腺和T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13 张俐教授妙用活血通督汤举隅
- 14 生脉超微颗粒与其散剂中五味子醇甲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 15 张士卿教授辨治小儿温病经验探析
- 16 《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第16卷总目录
- 17 艾滋病患者中医舌象流行病学分析
- 18 中医外治技术在农村临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 19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进展
- 20 咳喘宁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