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气血“济衡守和”学说刍议
基于“气-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传统气血理论提出的气血“济衡守和”学说,是对不同阶段气血稳态平衡调控机制及其效应规律的高度概括,全面阐释了气血在生理状态下相互济生、相互为用的动态过程——“济”,气对血的制衡作用——“衡”,血对气的守护作用——“守”,以及气血在病理状态下通过调和气血达到气血冲和的治疗总纲——“和”.气血“济衡守和”学说的生物学基础在于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线粒体和内质......
作者:李红梅;王显 刊期: 2016- 10
-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中数据平台的应用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须保证科学性和可靠性,数据平台技术在文献研究阶段、专家咨询阶段、临床病例研究阶段和指南质量评价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文献结构化管理、对Delphi法咨询专家组和指南质量评价专家的网络在线调查、研究病例数据的多中心在线录入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方法实现指南制修订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快速填报、质量控制、电子存档和快速溯源,从而提高指南制修订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季聪华;曹毅;李秋爽;刘姗;张颖;黄思佳;周鹏蕾 刊期: 2016- 10
-
丹皮酚对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明确丹皮酚对Hac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采用WST-8检测细胞丹皮酚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丹皮酚对Hacat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丹皮酚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将Hacat细胞阻滞于G2/M期,同时丹皮酚可有促进Hacat细胞凋亡作用.结论:丹皮酚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可能是牡丹皮治疗......
作者:王俊慧;宋攀;刘瓦利 刊期: 2016- 10
-
内源表达T2R38受体活化方法的构建及其在中药苦味药性研究应用中的探讨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的检测内源表达苦味受体活化的方法,为研究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微电子阻抗的实时无标记系统监测激活内源表达T2R38受体的方法.结果:T2R38特异性激动剂在NCI-H716,MDA-MB-231以及HuTu-80细胞上均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基于微电阻的方法实现了对内源表达受体的监测,可以将其应用于基于T2R38受体的中药药性成分研究,为探究......
作者:张宇昕;王星;刘青;翟晨曦;栗世铀;乔延江 刊期: 2016- 10
-
基于证素辨证的慢性胃炎常见病位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研究
目的:运用电子鼻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及其常见病位间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618例慢性胃炎患者和120名健康者,运用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医用电子鼻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慢性胃炎的常见病位,借助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识别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同时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和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比较慢性胃炎常见病位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结果:①选择高斯核对慢......
作者:林雪娟;梁丽丽;刘丽桑;吴青海;郭森仁;李灿东 刊期: 2016- 10
-
从气化角度探析《黄帝内经》“因时制宜”的概念
文章对“因时制宜”的概念进行了回顾,并以“天人合一”“气为一元”的认识论为基础,从“气化”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因时制宜”的本质是“因气制宜”;其内容范畴并非单指“治之宜”,还涉及养生防病、辨证诊断、临证施治、司岁备物等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6- 10
-
“梦象”新探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做梦;梦又是神秘的心理现象,人类对梦的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但却依然不能揭示梦的真谛.中国文化建立在“象”思维基础之上,“象”思维是一种原始思维,人类的梦境就遵循这样的思维.西方心理学家,比如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期待在这块沃土中找到解开梦之谜的金钥匙.文章将从象思维角度解读梦,即探析梦象.......
作者:王凤香;张蓉;程志立 刊期: 2016- 10
-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校勘考释(二)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多,校勘质量高,也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音义注释、讹误勘正、文句断识、篇以再现4个方面就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
作者:师建平;梁永宣;孟永亮 刊期: 2016- 10
-
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吴澄运用易理论治热证
易学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引发了相应的主流思潮.明清时期,伴随徽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进步,科技发展与理学昌盛的合力作用下,新安医学的繁荣与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简单性原则体现于《易经》“易”“象”“辞”3个重要观念之中.文章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清代新安医家吴澄论治热证,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补充辨证纲领、建立卦爻模型和卦辞释医等学术观点,评析医易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内在局限.......
作者:徐雯洁;王键;徐世杰 刊期: 2016- 10
-
夜滋阴、昼升阳治疗失眠症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使阴阳调和而“昼精-夜瞑”.......
作者:潘早波;诸毅晖;易玉辉;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王会仍以穿山龙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
- 2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神经递质的影响
- 3 基于玄府理论探索汗法与补法治疗局灶节段硬化大鼠足细胞损伤的TRPC机制
- 4 范文甫运用小青龙汤泡服心法浅谈
- 5 正脊手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6 投稿须知
- 7 白芥子中芥子碱的制备及纯度测定
- 8 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
- 9 鹿角类药材的活血祛瘀作用
- 10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之我见
- 11 基于固本培元治则的针推结合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观察
- 12 心竭宁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3 左归丸对去卵巢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Notch1、BMP9表达的影响
- 14 基于季节性差异分析的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管窥(二)
- 15 六经辨证中太阳太阴合病治法探析
- 16 银杏总黄酮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AngⅡ、ET-1的影响
- 17 2 434例高血压肾损害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分析
- 18 脑动脉硬化症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 19 强制及自愿戒毒人员中医体质差异及毒品类型对其的影响
- 20 针灸与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