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金匮要略》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方药举隅
《金匮要略》是一部治疗杂病的经典著作,所载经方对现今临床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重温经典,总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临床表现或证候相关的条文,梳理相应的治法方药.其中以升麻鳖甲汤治疗面部红斑,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现象以及大黄(廑)虫丸治疗血管炎性皮损为典型.说明了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入手,巧妙应用经方,可以解决临床的多种疑难病症.......
作者:赵婷;谢冠群;范永升;杜羽 刊期: 2018- 01
-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结合历代治痰名方的用药配伍特点,对祛痰方剂的组方配伍进行分析,认为祛痰方剂的组成具有以下用药配伍规律:治痰以祛痰药为主,辅以理气药,使气行则湿化,痰浊不生;配以健脾补肾之品,恢复脾肾运化津液功能;痰与津液同源,佐以利水渗湿之药以助祛痰;痰郁易化火生热,配伍清热泻火之品,使痰随热去;痰为阴邪,易伤阳气,参以温里通阳方药,振奋阳气,宣化痰浊;痰瘀常互为因果,配伍活血祛瘀药使痰瘀并治.由于痰浊致病广泛、......
作者:马向梅;王均宁 刊期: 2018- 01
-
《金匮要略》中温法运用之常与变
《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杂病诊治体系,后世医家多对此书推崇备至.然而其书文字古奥,医理深邃,初学者常欲学仲景心法而不得.文章选取温法这一《金匮要略》中颇具代表性的治法,叙述其应用范围,从正邪虚实角度详细阐述温法常与变的运用要点,并列举代表方证.......
作者:徐春巍;叶进 刊期: 2018- 01
-
穴区弹性纤维在提插手法“抗炎”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穴区弹性纤维在针刺提插手法效应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N组)、模型组(M组)、针刺无手法组(W组)、针刺手法组(A组)、弹性蛋白酶预处理组(TM组)、弹性蛋白酶预处理+针刺手法组(TA组),每组5只.采用细菌内毒素制作家兔发热模型;W组、A组和TA组针刺“曲池”穴进行治疗,W组只针刺留针不做手法,A组留针期间行提插法,TA组用弹性酶预处理后进行A组同样的针刺......
作者:王凡;崔光卫;程怀锦;蒯乐;东红升 刊期: 2018- 01
-
独活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目的: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文献考证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挖掘和分析独活潜在功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析《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含独活复方所治病证的分布和构成,同时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独活功用,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比较,发现古今功用主治的不同,挖掘和分析独活的潜在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加以佐证.结果:在《普济方》数据库中检索含独活复方1619首,所治......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刊期: 2018- 01
-
从“药食同源”谈到“医厨同道”
近年来养生观念逐渐被大众所重视,对于食疗和药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中药与食物、中医技术与中国烹饪、中医理论与食学理论,都存在很多相通之处.“药可入膳、食亦可为药”的根本原因是:药材或食材都有“四气五味”.药食同源根源于“性味理论”,中药炮制与食材烹饪亦有诸多相似之处,“方剂配伍和合”与“食材五味调和”均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章试从概念、技术、功用、理论、哲学、文化的层面探讨中医学与食学的共通之处......
作者:胡俊媛;段练;董艳;何浩强;王阶 刊期: 2018- 01
-
基于叶天士行医时期苏州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疾病基础探析
叶天士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指导治疗当今临床具发热性质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能探知叶天士通过观察哪些疾病的发病规律获得这套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理论内涵,准确运用于临床是有所裨益的.文章依据“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苏州叶天士故居等处,收集相关史料,分析史料与叶天士医著记载,探究卫气营血理论形成期间叶天士辨治的主要温病病种,进而探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于临床的适用病证,为感染病的中......
作者:屠燕捷;方肇勤;杨爱东 刊期: 2018- 01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中医理论的研究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中医的藏窍理论,对“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中医理论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80例受试对象,其中40例脾阳虚者为试验组,40名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红外热像仪拍摄,记录两组受试者的中焦、口唇、鼻子、双眼及双耳温度并进行比较,进行相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脾阳虚受试者中焦与口唇温度都比脾功能正常受试者要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脾阳虚受试者中焦与口唇温度存在......
作者:肖微;章文春 刊期: 2018- 01
-
附子-白术“药对”对成骨细胞BMP-2/Smads/Runx2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从调控BMP-2/Smads/Runx2通路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获得成骨细胞,分别用低、中、高剂量(1、10、100mg/mL)的附子-白术“药对”进行药物干预,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blot检测成骨细胞BMP-2、Smad1、Sma......
作者:程旭锋;张新峰;刘琦;乔翠霞;赵慧朵;陈晓芳 刊期: 2018- 01
-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兼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PPS)妇女肝郁及其兼杂特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探讨PPS肝郁及其兼杂特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方法:以证素辨证判定189例PPS患者的肝郁及兼杂特点,应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PPS肝郁组(128例)和非肝郁组(61例)神经递质差异,比较肝郁不同兼杂神经递质差异.结果:肝郁组的DA和NE较非肝郁组为低(P<0.05).肝郁病位兼肾者DA和5-H......
作者:俞洁;丁珊珊;康洁;赖新梅;李灿东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分子机制研究综述
- 2 中医调理偏颇体质防治亚健康
- 3 加强2型糖尿病中医生存质量的研究
- 4 补肾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胰腺及卵巢雄激素受体的影响
- 5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6 从浊毒论糖尿病血脂异常之防治
- 7 针灸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经穴的古代文献研究
- 8 半夏泻心汤胃内滞留片的处方及体外释药机制研究
- 9 海洋中药材本草考证思路与方法探讨
- 10 基于化学和重量指标对当归商品等级划分的合理性分析
- 11 中药外敷治疗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临床观察
- 12 中风发病前3~7天内症状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 13 加味四妙散治疗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 14 “胎禀虚怯”灾后丧子再孕低体质量儿个案研究
- 15 仙茅及其有效成分对不同状态Caco-2细胞PXR-P-gp的影响
- 16 试论艾毒的病邪特性和致病特点
- 17 滋补脾阴方药调节自噬增加内质网应激改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
- 18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黄连素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 19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 20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认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