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帕金森病的数字化四诊属性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数字化四诊属性特征,探索建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对PD及中医颤证的数字化量化辨识系统.方法:应用BD-SZ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36例PD患者的舌诊、脉诊、闻声诊及问诊信息,提取和识别其数字化特征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36例受试者中,舌象主要为淡红舌17例,薄苔21例,白苔27例,干燥苔13例,水滑苔11例;脉象主要为脉沉22例,脉弦21例;闻声诊辨识五行体......
作者:钱桂凤;潘秋银;郭峥嵘;王暘;杨学智;牛欣;马良宵 刊期: 2015- 09
-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处方数据.方法:以汪受传教授门诊治疗小儿厌食的208份病案为基础,建立相应方剂的药物配伍网络,进行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结果:汪受传教授治疗该病以焦神曲、焦山楂、苍术为核心,配伍炙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白术、茯苓,辅以陈皮、佩兰、菜菔子,以运脾为基本治疗原则.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分析方剂中中药配伍规律,可用于名老中医处方经验的数据挖掘.......
作者:谢辉辉;祁波;袁丹;汪受传 刊期: 2015- 09
-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系统科学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更加全面,医学模式逐渐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传统的辨证模式已不能满足健康医学的需求.李灿东教授提出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理论,将系统科学引入了中医诊断学领域,对于扩大中医诊断范围,适应医学模式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生强;谢冰颖 刊期: 2015- 09
-
循证性指南的共性研究与标化管理初探
目的:尽管国内外已存有一些对医疗技术指南可信度评价的工具,可针对指南开发具体操作步骤流程的指南仍相对缺乏.本研究针对指南开发者所需的相关资源及工具,编制优化一套较全面、详细的条目清单,旨在为特定的指南编制及条目筛选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数据资源进行全面检索,包括国际指南开发者手册、针对指南开发的指导文献(如来源于国内外机构组织及专业学会的指南方法学报告等)及提供指南/手册系统化指导的近期文献.文献......
作者:曾令烽;邹元平;赵威;宓穗卿;孔令朔;王璐;王克柱;王奇;王宁生 刊期: 2015- 09
-
历代当归临床用量评述
目的:总结当归从两汉至今2000多年的临床用量特点,对当归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历代当归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当归方剂的方名、总药量、当归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当归出现的频次、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大用量、小用量、平均用量.结合文献分析历代当归用量特点.结果:当归历代用量规律大致为唐宋与清代时期达到顶峰,用量大,大日服量可达1......
作者:张林;王海洋;傅延龄 刊期: 2015- 09
-
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形成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黄帝内经》形成了“三阴三阳”的思维模型,并用之于经络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及伤寒六经辨证,然而对于中医三阴三阳思维形成过程却众说纷纭.对如何从一阴一阳、二阴二阳演变为三阴三阳的直接线索尚未清晰.文章通过《易经》《道德经》《黄帝四经》《易传》等经典的梳理,发现《黄帝四经》是三阴三阳思维形成的关键点,从而理清了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发生......
作者:熊益亮;张其成 刊期: 2015- 09
-
癌性腹水的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中医对癌性腹水证候的认识,探寻其中规律,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检索结合的方法,对癌性腹水中医症候进行文献分析,数据应用Frequencie法进行处理.结果: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41篇论文和13本专著,分析结果显示认为癌性腹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偏于虚证者74.07%(40/54),偏于实证者25.93%(14/54).涉及治法多的为利水渗湿7......
作者:吴非泽;娄彦妮;贾立群 刊期: 2015- 09
-
《本草害利》的药物“害利”理论及其价值浅析
《本草害利》系晚清浙江名医凌奂编撰的一部本草学专著.全书共10余万字,收载常用药物233种.本书的体例,以脏腑分类,先分补泻、凉温,再分主将、次将,每味药物按害、利、修治3项论述,而以害列于先,又在利项论述药物功用主治及配伍应用,后言修治之法,简述炮制方法及用药品种鉴别,内容丰富切合临床实用.全书参考汇集古今名医药论,结合自身临证经验,颇切实用,体现了辩证的用药“害利”观,素为近现代医家所推崇,值......
作者:关新军;王娅玲 刊期: 2015- 09
-
慢性胃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作实例介绍
临床实践指南是系统开发的多组临床指导意见,帮助医生和患者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做出恰当处理,选择、决策适宜的卫生保健服务,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得到重视.200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合作,制作包括慢性胃炎在内的中医学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文章以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慢性胃炎疾病本身,讲述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过程.......
作者:卞立群;唐旭东;李振华;李保双;卞兆祥;王萍;张引强;王凤云;赵迎盼 刊期: 2015- 09
-
健脾解毒方对HUVECs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伴有或不伴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ng/mL)及不同浓度的健脾解毒方作用HUVECs细胞,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健脾解毒方对HUVECs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转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Matrigel实验检测管腔形成能力;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
作者:刘宣;柴妮;隋华;季青;江海丽;陈静;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
- 1 中医“椎骨错缝”模型大鼠疼痛及其相关脊髓背角C纤维电活动长时程增强的研究
- 2 李阳波五运六气思想理论体系探讨
- 3 辨证施药外治法在糖尿病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
- 4 葛根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 5 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 6 痹祺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MMP-3、 TIMP-1表达的影响
- 7 论治老年性胃病经验
- 8 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9 双氢青蒿素通过激活Nrf2促进肝星状细胞坏死性凋亡的研究
- 10 基于均匀设计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药碧血胶囊成分配伍组方研究
- 11 补心饮拆方对44例冠脉支架术病人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的影响
- 12 吴俊喜教授治疗牛皮癣经验
- 13 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阻断慢性心衰大鼠NF-κB激活MIF、TNF-α及IL-6表达的研究
- 14 脓毒症免疫紊乱的中医应对策略思考
- 15 同仁堂舒肝丸联合防风通圣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肥胖临床观察
- 16 《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疫病观初探
- 17 仲景剂溶媒运用规律探析
- 18 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 19 配伍对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代谢分解的影响研究
- 20 叶天士辨治温病气味理论运用探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