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密蒙花颗粒剂对去势雄兔泪腺细胞TNF-α及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密蒙花颗粒剂对去势雄兔泪腺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治疗干眼症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密蒙花颗粒剂组、安慰剂组和睾酮组.空白组除外均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术建立干眼症模型.密蒙花颗粒剂组予密蒙花颗粒剂灌胃;安慰剂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睾酮组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给药4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泪腺细胞炎性因子TN......
作者:彭俊;欧阳云;谭涵宇;李文娟;吴权龙;彭清华 刊期: 2018- 03
-
中医眼神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研究
望眼神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能直接反映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传统的望眼神主要由医生的直接目测进行判断,主观性较强,精确性及一致性较差.本研究运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中医眼神的计算机自动识别进行了研究,提取了眨眼频率、单次眨眼时间、长眨眼次数等6个能够反映眼神的数字特征,并通过特征选择筛选出其中5个特征组成了眼神识别特征集,建立了中医眼神特征识别方法,为辅助临床辨证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张红凯;孙晨阳;钱鹏;郭春荣;周小芳;张伟妃;李福凤 刊期: 2018- 03
-
藏药余甘子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藏药余甘子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文献检索及TCMSP数据库筛选余甘子的化合物,通过PharmMapper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3.0数据库进行靶点注释与分析,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后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藏药余甘子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共检索到131个余......
作者:赵可惠;王静;吕秀梅;刘悦;魏志成;唐策;聂佳;张艺;德洛 刊期: 2018- 03
-
光电寸口六部脉谐波分解研究
目的:讨论光电寸口六部脉的特征参数,进行脉诊客观化研究.方法:使用开发的多通道脉搏采集设备,配置光电传感器采集了36名大学生的寸口六部光电容积脉搏信号,信号经算法滤波处理后对信号进行分割,获取信号单周期图.基于Womersley理论将单周期图进行谐波分解,并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六部寸口脉特征信息完整,各部参数趋于一致,但又各有区别.对于人工分类的两组信号,该方法的特征参数仅在右手关部差异有统计学......
作者:杨杰;吴清;夏春明;钱鹏;郭睿;王忆勤 刊期: 2018- 03
-
《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体系的关系刍议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分类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过程加以归类而提出六经辨证体系.但笔者认为,《灵枢·经脉》中关于十二经脉及其病候的记载为张仲景六经病证的提出、六经体系的创立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价值.张仲景沿用了十二经脉理论,提出了六经的概念,并对十二经脉病候总结发挥,结合伤寒病变特点,阐述了六经病候特点,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作者:王军;吴彬;权晓玲 刊期: 2018- 03
-
臌胀病名源流考辨
中医对臌胀较为准确的认知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臌胀病名在不同的医籍中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囊括了臌胀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疾病分型等内涵.通过对臌胀病名的历史源流梳理,可以展现出臌胀认识的发展脉络,理清臌胀病名内涵演变直至完善的历程.......
作者:王磊;常存库;高驰 刊期: 2018- 03
-
从补肾对血脉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脉失和相关.血脉失养,不荣则痛;脉道不利,不通则痛,都可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心主血脉,心肾相交,心本乎肾,肾对血脉有着重要的作用.补肾能够助肾精以生血,肾气、肾阳、肾阴以行血和肾精以成脉.通过补肾治疗冠心病,可以生血以养脉,行血以通脉,修复和新生血管以复脉,血液充盈,脉道通利,症状得除.而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仅要以补肾固本作为基本法则,还需兼顾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表现,做到......
作者:刘超;王阶 刊期: 2018- 03
-
从《新方八阵·固阵》浅窥张景岳固涩之道
“固方之制,固其泄也”.精气血津液,皆是人体精微,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外流过多,必将使正气亏虚,卫外失司,招致邪气,治之当以固涩药,急闭门户,保存正气,以存性命之根.然精微之下,必有所因,治之当以治本之药,求其所因,治疾病之根.文章将《新方八阵·固阵》所列方剂分为治遗精、止泄泻、缩小便3个部分,分析其用药特点,结合张景岳学术观点,从固精、止泄、缩泉、善用固涩4个方面探讨张景岳固涩之法,望能指导......
作者:席崇程;张杰;高先阔;王彤 刊期: 2018- 03
-
梓醇配伍大黄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大脑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梓醇配伍大黄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梓醇大黄酸组,以MOG35-55多肽免疫诱导产生EAE.HE染色观察炎性浸润情况,透射电镜观察髓鞘脱失及轴突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BP的表达情况.结果:梓醇配伍大黄酸能够减少EAE小鼠外观行为改变率、降低死亡率,延长外观行为改变......
作者:杜宗攀;杨涛;康越之;程翠翠;王静文;樊永平 刊期: 2018- 03
-
芪归银方提取物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芪归银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对比评价该方水提醇沉与水提醇提提取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小鼠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致肺炎模型,观察苠归银方提取物对该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芪归银方体外干预细菌生长的作用.结果:芪归银方两种提取物均可明显降低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致小鼠感染肺炎模型的肺指数,与耐药菌株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同等剂量下,芪归银方水提醇沉提取物对该......
作者:崔煦然;丁军颖;郭玉红;赵京霞;崔晓兰;刘清泉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差动热扫描法对当归等9种易混淆伞形科生药的分析鉴别
-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敏化类型针灸刺激的临床疗效观察
- 3 全国多地区7823例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时间的调查分析
- 4 中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的现状与思考
- 5 成年癫痫患者体质类型与抑郁状况的相关性探析
- 6 有毒药物雷公藤的研究及展望
- 7 消炎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 8 陈金亮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 9 荜澄茄等3种挥发油对乌头碱经皮渗透的影响
- 10 六味地黄丸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研究
- 11 灸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虚证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 12 苍柏湿毒清颗粒使支原体耐药菌株产生敏感化趋势以及与白介素IL-2、IL-12的相关性研究
- 1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 14 脱敏止嚏汤治疗52例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病例系列研究
-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周期性瘀血的临床研究
- 16 针灸治疗640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 17 张仲景“量辨思想”及其对现代研究的启示
- 18 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损伤的机制
- 19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个人健康知识库构建思路
- 20 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