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风病不同阶段四诊信息的指标聚类分析
为探讨中风病中医证候发生和演变规律,对195例中风病急性期病人,进行了90天内的调查和随访,对以发病3天、第28天、第90天为代表的三个阶段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聚类结果提示将中风病患者发病前3天四诊信息分为气虚血瘀、痰热、气阴两虚三类;发病第28天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湿、血瘀、痰热四类;中风病第90天的信息分为气虚血瘀、气虚、痰......
作者:刘强;高颖 刊期: 2007- 03
-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脑梗塞及其梗塞亚型的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制定的标准,并经影像学证实.中医证候诊断采用.研究对象年龄在40-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采用ACUSON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中心频率为7.0MHz.颈动脉超声从实时灰阶图像扫查开始,采用标准横切面、纵切面及连续扫查方法,记录颈内动脉斑块及其大小,以及内中膜厚度.结果:受......
作者:田金洲;时晶;倪敬年;魏雪飞;尹军祥;李林森;龙子弋;孙文军;邢亚楠;王庆国 刊期: 2007- 03
-
深圳市首例重症H5N1人禽流感中医药救治总结
作者亲自参加了深圳市首例重症H5N1人禽流感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并进行了中医药救治总结,在病毒大量复制、免疫功能和心脏严重受损、出血坏死性肺炎、心肌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纤维化、肾功能受损,又必须使用对肾脏毒性较大的抗生素等重要阶段辨证施治,大胆借鉴古代治疗经验和近代研究成果,成功治愈该例重症病人.旨在探讨如何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在重症H5N1人禽流感的救治中与西医优势互补.......
作者:高雪;杨大国 刊期: 2007- 03
-
三步序贯法对激素干预后哮喘大鼠模型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步序贯法对激素干预后哮喘大鼠模型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三步序贯组、第一步方组、第二步方组、第三步方组、普米克令舒组.制备激素干预后哮喘大鼠模型,于第3周起开始撤减激素用量,按照每周地塞米松0.1mg/kg速度递减,直至第7周完全撤除.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段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
作者:杨硕;崔红生;何丰华;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刊期: 2007- 03
-
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脾补精化瘀益智胶囊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灌服小承气汤以及栓子注入的方法制作复合型MI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应用光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中药组S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作者:纪立金;李奕祺;于晓艳;林若勤 刊期: 2007- 03
-
玉米须总皂苷对四氧嘧啶加葡萄糖所致小鼠病因性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皂苷对病因性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四氧嘧啶加灌服葡萄糖造小鼠病因性糖尿病模型,通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细胞病理改变观察小鼠玉米须总皂苷对其影响.结果:玉米须总皂苷对该模型有较好降糖作用,且对胰岛损伤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玉米须总皂苷对本糖尿病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苗明三;孙艳红;纪晓宁;刘会丽 刊期: 2007- 03
-
中药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及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设生理盐水组、祛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甲氨喋呤(methotrexatum,MTX)组,观察各组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和促进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能力.结果:祛银颗粒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P<0.01),不同浓度祛银颗粒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与甲氨......
作者:白彦萍;王煜明;杨顶权;曾绩娟;刘东玉 刊期: 2007- 03
-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孔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目的:通过对孔穴的三维重建,来探讨穴位三维重建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方法:在VOXEL-MAN操作平台中,运用色度特征空间的交互式分割方法对肌肉等组织进行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并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孔穴的进针动画.结果:在孔穴的三维进针动画中,可以系统地观察到各组织包括神经血管和针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数学建模可以解决穴位三维重建研究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包括有神经......
作者:王海生;严振国;王媛媛;程卓;庄天戈;邵水金;闵友江;位燕 刊期: 2007- 03
-
孔昭遐教授学术经验
文章从研古习今,继承并创新;医药并重,医理与中药依存;诊病察舌,指导临床辨治几个方面阐述了孔昭遐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孔教授认为,学习中医典籍、继承其学术理论是从事中医行业的基本前提条件,而学习、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发展中医理论及临床是中医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医理论与中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中医的舌诊在临床诊治方面有其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作者:傅南琳 刊期: 2007- 03
-
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常见于反复发作且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的脑卒中患者.临床上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为主症,患者轻者进食呛咳,重者吞咽困难,易致吸入性肺炎、窒息及衰竭死亡.西医对其缺乏针对性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庆勇;张吉;唐玉秀 刊期: 2007- 03
动态资讯
- 1 夏佛塔苷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2 中医证候、证素分布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与实践
- 3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医舌诊与肾脏病理诊断相关性的研究
- 4 林国华教授火针至阴穴治疗目疾临床经验举隅
- 5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医体质类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6 十大新安名方
- 7 保元活血颗粒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 8 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等研究的突破口
- 9 肿瘤患者舌苔变化与TGF-α和EGF-R相关性研究
- 10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2型糖尿病脾虚证患者血清microRNA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12 脂质组学在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中的应用
- 13 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右肺辐照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14 人参皂甙单体Rg3抑制肝癌生长及其作用机制
-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的文献分析
- 16 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比较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17 失眠症中医不寐五神分型非快速动眼睡眠结构分析
- 18 蠲哮汤对哮喘大鼠CysLTs和IL-4、IFN-γ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 19 芪归银方提取物药效学研究
- 20 基于皮部络脉理论探讨中药经皮给药传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