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辰时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辰时及酉时血压的不同影响
目的:观察辰时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天之中辰、西两时辰血压的影响,同时总结辰时、酉时亚组治疗后2、4周时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24只11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3组大鼠按时辰分为辰时(7:00-9:00)、西时(17:00-19:00)两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针刺组于辰时给予电针干预足三里和曲池,留针15min;模型组与正常组在......
作者:王艳君;李红奇;刘威萍;李朋朋;王晔博;韩一栩 刊期: 2018- 01
-
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Handbook5.1.0推荐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估标......
作者:赵一丁;李文彬;闫小宁 刊期: 2018- 01
-
中医外科煨脓长肉湿润法再思考
煨脓长肉是中医外科一种特有的换药方法,作为中医外科领域的特色疗法,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经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显著.文章就煨脓长肉湿润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重新整理和思考这些研究,为中医药在加速康复外科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作者:杨建华;朱永康 刊期: 2018- 01
-
体外适宜温热刺激对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缩物质ET-1、TM、PGI2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外适宜温热刺激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舒缩调控物质内皮素(ET-1)、血栓调节蛋白(TM)、前列环素(PGI2)含量的影响,探讨络脉“感受刺激”后启动“通络行血”的基本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入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组(37℃)和适宜温热刺激组(40℃),适宜温热刺激组置于40C培养箱刺激30rain,每天2次,各组于第1、2、3天刺激结束4-6h后用MTT比色......
作者:杨志虹;杨孝芳;张宁;王兴桂;陈盼碧;吴丽 刊期: 2018- 01
-
汉族与苗族健康人群的面诊、舌诊及脉诊图像参数的比较
目的:客观评估苗族与汉族健康人群舌诊、面诊、脉诊图像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DKF-Ⅱ型中医舌、面诊数字化检测系统及SMART脉象采集系统采集贵州苗族与江苏汉族健康人群(各429名)的舌诊、面诊、脉诊的图像,并进行参数分析.统计分析用t检验方法.结果:面诊参数比较,苗族人群的红色指数、黑色指数及面色总指数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舌诊参数比较,苗族人群润燥特征值、腐腻特征值显著高于汉族人......
作者:李雪;张伟妃;王慧雯;李小雪;谭婧泽;袁子宇;蒋艳峰;李福凤 刊期: 2018- 01
-
多指标优选维药古丽娜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优选维药“古丽娜”的佳提取工艺,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维药“古丽娜”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为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实验考察其佳提取工艺;应用HPLC法,采用WeLch-Xtimate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进样量10μL.结果:佳提取工艺......
作者:黄斌;金晨;廖辉;何玉琴;周彩虹;赵艳红;张凌 刊期: 2018- 01
-
氧化苦参碱联合复方茵陈颗粒对大鼠肝BRL-3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联合复方茵陈颗粒(FYK)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肝BRL-3A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该联合用药抑制肝细胞凋亡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PS诱导大鼠肝BRL-3A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应用CCK-8法测定BRL-3A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BRL-3A细胞中TLR4、P38、P-P38、JNK及P-JNK蛋白的......
作者:张弦;蒋伟;蒋道荣;张彬;朱雪娟 刊期: 2018- 01
-
肛周脓肿中医病名溯源
文章通过搜集相关古籍及现代医家论著,梳理出先秦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医对于肛周脓肿病名变化的脉络,以达到对肛周脓肿中医病名溯源的目的.由此得出,古籍文献中出现的肛周脓肿中医病名有9种之多,出现次数较为频繁的为悬痈及脏毒两个病名,在查阅的20本肛周脓肿相关古籍中,悬痈出现次数为11次,脏毒出现次数为5次,而肛痈仅在《医门补要》出现1次,但其却被各大医家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另外,《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锐......
作者:麻学英;柳越冬 刊期: 2018- 01
-
疏肝健脾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效应机制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效应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阳性对照组,采用4%醋酸灌肠复合慢性心理应激法制备IBS-D内脏高敏感性模型,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疏肝健脾组予疏肝健脾方,阳性对照组予匹维溴铵.检测粪便含水率、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血清5-HT、SP、NPY、NGF、VIP和CGRP等指......
作者:吴皓萌;敖海清;黄绍刚;郭丽丽;朱艳芳;徐志伟 刊期: 2018- 01
-
电针百会和足三里对卒中后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足三里对卒中后抑郁(PSD)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CMS)组、PSD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各组小鼠进行旷野实验、糖水消耗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第7天时PSD组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显著降低(P<0.05),到应激第14天时,PSD组得分进一步下降,并持续到应激第28、42天(P<0.01).与PSD组比较,在应激第......
作者:张华军;王玉娟;徐天舒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北京地区汉族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 2 母亲孕期饮食与哮喘患儿婴幼儿期反复喘息的相关性研究
- 3 常通口服液对兔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 4 电针预处理对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B1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确定中医适宜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6 葛根血中移行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7 桔梗皂苷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 8 秦汉时期中医血液辨析
- 9 芪防鼻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临床观察
- 10 髓芯减压联合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压的影响
- 11 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 12 汪受传温运脾阳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
- 13 清热化瘀Ⅱ号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
- 14 不同产地及蟾蜍品种来源蟾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测定与比较
-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逆性因素的中医辨治
- 16 外消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 17 养阴通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Bcl-2、Bax mRNA达的影响
- 18 不同来源地诺丽果质量分析
- 19 多向调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 20 明代痧病外治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