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9期文章
  • 中国本草典籍源流考

    本草典籍是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考证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本草典籍,可知其源流来自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南北朝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把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糅合为一体,为后世历代本草所宗.至唐代,由政府组织编纂了《新修本草》,开创了国家编纂本草的先例.宋代本草著作多为继承《唐本草》发展的本草,如《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金元时期,各派医家多利用宋代刊行......

    作者:叶太生;刘萍 刊期: 2018- 09

  • 附子黑顺片多糖的提取及对免疫活性的研究

    目的:从附子黑顺片中提取粗多糖,并对其体内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黑顺片中粗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黑顺片多糖(200、100、50mg·kg-1·d-1)灌胃由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灌胃7d后检测脏器指数及一氧化氮(NO)、干扰素γ(IFN-γ)等指标;用MTT法研究黑顺片多糖对小鼠脾脏细胞、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

    作者:付业佩;杜宝香;范珊珊;李灿;容蓉;张颖颖 刊期: 2018- 09

  • 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对蝮蛇咬伤大鼠血清HAase、PLA2的影响

    目的:观察蛇伤外敷散超微散剂对蝮蛇咬伤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酶(HAase)、磷脂酶A2(PLA2)的含量及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普通散剂组、超微散剂组、阳性对照组.通过皮下注射蝮蛇毒的方法造模,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HAase、PLA2的含量和观察各组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造模后各组HAase、PLA2含量显著超过造模前(P<0.05),涂药后普通散剂组,超......

    作者:王万春;陈平;喻文球;朱卫丰;陈丽华;颜纯钏;严张仁;董德刚;张艳辉 刊期: 2018- 09

  • 基于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紫石英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目的:建立中药紫石英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紫石英样品中矿物质元素砷、镉、铜、铅的含量.结果: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0.9999,检出限为0.0001598~0.02421μg/L,精密度RSD在0.81%~1.71%之间,重复性RSD为3.19%~6.90%,回收率为83.01%~91.......

    作者:韩婷;张颖;高岩;张慧;刘欢;李向日 刊期: 2018- 09

  •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有效处方的发现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核心处方进行有效性评价.方法:收集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遗传算法发现核心中药处方,通过建立C57BL/6近交系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进行核心处方的有效性评价.结果:挖掘出核心有效处方4张(P<0.05),动物实验表明核心处方可抑制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瘤体生长,瘤重较对照组减轻(P<0.05),同时联合组对小鼠肿瘤负荷抑制明显,瘤重......

    作者:李嘉旗;杨铭;焦丽静;黄默菲;许玲 刊期: 2018- 09

  • 基于AMPK能量调节功能探讨中医实热“上火”的发病机制

    目的: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为核心探讨实热“上火”人群体内能量代谢的变化,为阐明实热“上火”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磷钼酸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AMP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耗氧率(OCAR),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介素(IL)-6、IL......

    作者:包洁;张喜召;窦晓兵;范永升 刊期: 2018- 09

  • “瘀毒”致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理论依据初探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符合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文章从中西医角度分析“瘀毒”病机特点,依据“心血管事件链”规律,结合“瘀毒”与心力衰竭基础病的关系,探讨其与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慢性心血管疾病日久不愈、诸邪久积不解、蕴毒骤发,“瘀毒互结,损伤血络”,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是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病理基础;“瘀毒既成,百证丛化,正气亏虚,变生诸病”是其突发骤变、错......

    作者:柳金英;张惠敏;田蕾;谢璇;苏聪平;王青;任卫全;郭淑贞 刊期: 2018- 09

  • 《伤寒论》火热证治规律探讨

    文章通过对《伤寒论》中火热证治规律进行梳理,认为火热证在《伤寒论》中辨治系统、特色鲜明.《伤寒论》火热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火热病机来源分外感、内伤两方面,六经皆有热证,病位涉及五脏六腑.张仲景根据火热邪气六经、表里、虚实、阴阳之不同,将实火证、虚火证、虚实夹杂证分别论治,针对夹湿、夹痰、夹水、夹瘀治疗亦非常全面.治疗中重视因势利导,形成了以清热、宣透、攻下、养阴为主的辨治体系.其中渗透......

    作者:温雅;丁元庆;张思超 刊期: 2018- 09

  • 泻南补北法对去势雌性大鼠性激素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泻南补北法对去势雌性SD大鼠性激素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泻南补北组、戊酸雌二醇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假手术加正常饲料,其余3组给予去势手术加高脂乳剂.连续给药4周后,取血测雌二醇(E2)和血脂4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检测子......

    作者:吴宏进;戴薇薇;王利波;张婕;王成龙 刊期: 2018- 09

  • 基于3297例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医疗数据(EMR)大型集成仓库,对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乳腺恶性肿瘤的3297例患者EMR进行提取,对一般特征、诊断特征、品种用药剂量与疗程特征信息、品种联合用药特征、出院转归特征等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段......

    作者:李彦楠;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刊期: 201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