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3期文章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要点

    慢性心力衰竭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学问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和特色,但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从而影响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领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和诊疗指南,结合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现状,就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要点进行阐述,包括确定研究目标、合理的研究类型、切实可行的治......

    作者:邢冬梅;李彬;朱明军;刘新灿;王永霞 刊期: 2018- 03

  • 中药五味文化与五行概念域的意义建构分析

    中药知识是中医知识概念域中的一部分,中医药知识都是嵌入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认知行为.为了研究中药五味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文章运用意义建构理论对五味感觉融入五行文化形成的中药认识论思想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药五味文化体现了中医药认识事物独特的主客交互的意义建构方式,它不仅对传统静态知识点的思维方式具有启迪,而且对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和科学价值.......

    作者:汪鑫;吕云霞;魏鲁霞;申俊龙 刊期: 2018- 03

  • 后HAART时期中医药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研究评述

    艾滋病(AIDS)作为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能够迅速降低病毒载量,促进免疫重建,从而降低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大大提高了艾滋病的治疗水平.但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免疫重建不良及免疫炎症综合征等病症,是目前面临的治疗难点.中医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开展中医药治疗HIV/AIDS免疫功能重建不......

    作者:许向前;许前磊;金艳涛;李青雅;谢世平;郭会军 刊期: 2018- 03

  • 中药外治的“双微调平衡”机制探析

    中药外治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机制研究仍有待探索.文章根据本课题组相关实验研究并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从中药外治一方面可调节机体“微生态”即局部菌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4种不同的途径调节机体“微环境”,来探析中药外治机制.进而提出中药外治机制是通过调节皮肤局部微生态、微环境而达治疗疾病效果的假说(双微调平衡).......

    作者:曹利华;白明;苗明三;方晓艳;苗艳艳 刊期: 2018- 03

  • 浅谈不同中医医案研究方法对临床思维建立的重要性

    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判断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定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每一次具体临床思维过程都是一次科学假说,而这是临床医疗实践中有价值的思维方法,经验思维、取象思维、辨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和灵感思维等为典型特点的中医思维方式深藏在浩瀚的历代医案典籍中,通过对典籍的阅读研习才能揣摩领悟其内在思维本质.故而在新的学科体系取代“经典学......

    作者:滕文静;孙长岗;李雁 刊期: 2018- 03

  • 从营卫和调论述当今心血管疾病难点的防治

    文章深入剖析“营卫理论”内涵和“损其心者,调和营卫”的独特治法.营卫和调是“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前提,该理论一方面强调营卫之气充盛方可布散渗灌气血,濡养心脉心体,另一方面强调营卫之气必须维持亢害承制的动态平衡关系,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因此,在当今心血管疾病难点的治疗中,除滋阴养营、温阳补气外,还应调和营卫以纠正营卫失和的病理状态,以使阴阳自和,恢复机体稳态平衡.笔者首次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 03

  • 五说中医基础理论

    如何用现代语言清晰准确阐述原先就有的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探索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和合理性的关键.若不能很好地掌握住原有的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就无法在坚持、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的同时,对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给予创新和发展;若不肯苦心钻研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就不会在临床实践时,自觉提高中医诊疗思维能力,对临床疗效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坚持用正说、细说、通说、慎说、新说这五说,来完整......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 刊期: 2018- 03

  • 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的上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已成关注的重点.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主要是以西医指标为主的病理模型,兼顾中医证型特点.文章基于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病症特点,并经大量动物实验验证,形成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 03

  • 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可有肝脏肿大和压痛;可并发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现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病理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基于对酒精性肝损伤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对现有动物模型大量实验研究,形成如下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