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1期文章
  • 道教“丹”之雏形初探

    外丹作为道教医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今之人的养生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丹,多以丹砂、汞、铅之属炼制而成,常被命名为“还丹”“九转丹”“炼丹”等名.“丹”之名形成以前,它与哪些概念有着联系尚未清晰.文章发现“丹”的初含义不是后世以铅汞为主材料炼制的“九转丹”,也不等同于中医意义的丹剂,而是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在“丹”的雏形初具的过程中,天人理论、科学技术、丹砂的药用价值等因素发挥了重......

    作者:唐禄俊;曹桢;王群;刘珊;熊益亮;张其成 刊期: 2018- 11

  • 气味配伍是方剂疗效的基础

    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药物四气五味及其主治作用,以及药物配伍机理的一门学说.气味决定药、食之性用,可充养人形,气味失调可致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而发病,通过气味配伍可纠偏调平以治病,以气味理论确立了诸多治法,又产生了许多气味配伍的名方.因此,气味理论可阐发病机,解释病理变化,气味配伍可指导立法组方用药,气味相滋,制方精当,通过气味的配伍来纠正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状态,是方剂......

    作者:王淞;李春巧;鞠翡翡;刘桂荣 刊期: 2018- 11

  • 脊髓康对自然混杂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自然混杂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碎片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建立混杂细胞体系;以谷氨酸诱导混杂体系中神经元损伤,以脊髓康含药血清干预混杂体系;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神经元骨架、碎片以及小胶质细胞膜蛋白,观察脊髓康对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脊髓康中、高剂量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均高于空白组(P<0.01).结论: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小胶......

    作者:郭杨;郑苏阳;马勇;周龙云;苑文超;黄桂成;刘家欢 刊期: 2018- 11

  • 复方雷公藤外敷对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细胞因子和ERK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雷公藤外敷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CIA)模型大鼠膝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以及ERK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雷公藤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与减轻血管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IA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用扶他林外敷、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和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外敷.观察原代培养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者:赵越;唐晓颇;姜泉;王洁晶;巩勋;王建 刊期: 2018- 11

  • 《三合集》:文隐脉证,术自心得

    明代儒医张继科所著《三合集》,收载临床难症案例60余则.其行文叙证方式与一般医案迥异,多以经典之论隐喻脉证,再以脉证探析病理,以病理连带方药,凡论理必引经据典,凡论病必据持脉象,凡论脉必出自心得,凡处方必精切有据,凡落笔必独具文采.不仅是历代医案著述中罕见之精品佳作,更具备史料、文化、临床、流派等多重价值.......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8- 11

  •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穿山龙薯蓣皂苷吸入粉雾剂并优化工艺及其处方,为其肺部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粉,分别测定收率、吸湿率、多分散指数和平均粒径,以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进口温度、大豆卵磷脂在辅料总量中的比例以及待喷液浓度3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方程拟合,效应面法优选佳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相关系数......

    作者:巨红叶;杨宁梅;焦莹;胡坤霞;唐志书;宋逍 刊期: 2018- 1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59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Ca×ip),进行运动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握力、双下肢蹬踏力、6min步行距离、肌力,分析影响MHD患者运动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干体质量、糖尿病是MHD患......

    作者:王绍华;邱模炎;宋欣芸;王冀东;栾洁;刘鹏;闫二萍;李晓娟;钱晋 刊期: 2018- 11

  • 归经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实证分析

    目的:针对筛选的416味归心、肝和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中药归经脏腑经络理论的科学性.方法:采用频数统计、对应分析、特征选择、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归经中药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归心经中药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成分有抗乏氧、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血管流量、抗心律不齐、抗炎等药理作用,治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和发热等病症效果显著;归肝经中药......

    作者:王小雪;卢杉;郑思悦;孙梦晨;于净 刊期: 2018- 11

  • 试析艾灸的质与量

    艾灸作为古老的一种中医疗法,以丰富的作用形式、突出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实践证实,艾灸治疗如同药物疗法,存在着量与效的关系,不同的艾灸参数,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众多学者围绕艾灸的作用形式、作用特征、治疗参数、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等各方面,研究颇丰.笔者结合近年相关报道,围绕艾灸疗法的质与量的关系,试作总结探析.......

    作者:张田宁;吴生兵;朱咏梅;田千慧;曹健;吴杰;周美启 刊期: 2018- 11

  • 化痰通腑法不同干预时点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法不同干预时点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预后的症状、体征及中风证候要素变化的影响,探讨化痰通腑法应用的佳时机.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68例,在通腑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量表》《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候评价量表》及《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量表》的评价.结果:化痰通腑法早、中及晚期干预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及内风、内火、痰湿的实性证候要素均具有改......

    作者:江澜;陈沛;王雅惠;闫如玉;耿花蕾;韩笑;吴爽;任毅;马大勇;果海娇;邹忆怀 刊期: 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