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11期文章
  • 结脉、代脉、促脉辨析

    中医传统28脉中,以节律不整齐为特征的脉象为“不整脉”,包括脉搏歇止引起的部分节律不齐和每次跳动间隔时间不均匀引起的整体节律不齐.结脉、代脉和促脉是“不整脉”的代表,三者无论是在脉象特征还是主病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这3种脉象的表现与西医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文章从结脉、代脉、促脉的来源、脉象异同、脉象的形成与主病、及其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辨析此3种脉象,以期更加准确地理解“不整脉......

    作者:丁凤敏;邹小娟;陈家旭 刊期: 2018- 11

  • 万密斋方药养生钩玄

    方药养生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颐养心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种养生方法.万密斋,集明清以前养生思想之大成者,博采众长,荟萃诸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其养生专著《养生四要》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重在对《养生四要》的方药养生思想进行挖掘整理,阐发了养生方药的配伍原则,并对延年益寿方、抗衰防老方、调气怡神药酒方等用药特色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当代方药养生有所启迪和参考.......

    作者:文颖娟;潘桂娟 刊期: 2018- 11

  •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调控轴各组分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控血压的中枢机制.方法:56只雄性SHR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和捻转泻法组.14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各针刺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手法干预太冲穴,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处理.实验第14天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和RT-qPCR......

    作者:郭秋蕾;刘清国;贾文睿;纪智;战河;杨芳媛;王赫;洪性勋;王紫娟;张跃;袁静云 刊期: 2018- 11

  • “雷头风”病证考略

    古代疾病雷头风包含两种类型.一种称雷头风内障或大小雷头风,首见于唐代,以头旋为主症,由头面多受冷热,毒风冲上所致,日久可能导致失明,属眼科病.多从风毒、寒邪论治,主以镇肝息风之法.另一种称雷头风,以头面疙瘩肿痛为主症,常有憎寒发热、四肢拘急等伴随症状,归于内科.多从风痰或外风、痰火合而为病来论治,主以祛风胜湿、升发清阳或祛风除湿、清热化痰之法.两种雷头风因名称、症状相似而常被混淆.......

    作者:薛昊;陈仁寿 刊期: 2018- 11

  • 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poE基因分布规律.方法:选择3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5例(DPN组),病程大于10年仍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40例(T2DM组),糖代谢正常人群159例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PCR扩增技术、特异性核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ApoE基因型.根据2010年《糖尿病周......

    作者:王艳梅;严美花;徐远;李爱国;赵进喜 刊期: 2018- 11

  • 癌毒传舍的中医病机初探

    文章通过对中医学“癌毒传舍”理论形成和发展源流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目前中医界对于癌毒传舍的认识主要有“耗散病机”学说、“痰毒流注病机”学说、“伏毒学说”“经络转移学说”“内风学说”“五脏五行生克和气失固摄说”“经络-气街-四海和三焦-膜原-腠理通道”学说以及“瘀血内阻”学说等.通过对“癌”“毒”及“传舍”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了癌毒传舍的观点,强调中医药在防治癌毒传舍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扶正祛邪、......

    作者:张兆洲;李琦 刊期: 2018- 11

  •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d.采用遥测技术检测血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Real-timePCR检测RVLM中NOX......

    作者: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 刊期: 2018- 11

  • 血脂异常患者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残粒与中医证候类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类型与血清RLP-C之间的差异.方法:调查155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残粒(RLP-C)水平,并与15名健康者对照,分析中医证候类型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155例血脂异常患者中,痰浊阻遏证40例、气滞血瘀证39例、脾肾阳虚证3......

    作者:李璐;杨惠民;郭杨志;钱丽超;史成;罗江;禹相焕 刊期: 2018- 11

  • 论人文视角下的阿育吠陀与中医

    阿育吠陀是印度的传统医学,三德学说是其重要哲学基础.阿育吠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印度主流文化婆罗门教的影响,显示出自然与人合一、身体和灵魂合一的特点;形成了种姓分工的伦理观;塑造了舍身救人的崇高医德观.中医则主要受儒家与道家影响而表现出环境与人合一的特点;主要受儒家影响形成入世救人的医学伦理观;受儒家和佛教影响形成仁爱慈悲的医德观.阿育吠陀是偏于宗教化的医学,中医是巫医分离后偏于理性化的医学,宗......

    作者:姚晓兵;何艺韵;宋欣阳;施建蓉;郑林赟;张雪丹 刊期: 2018- 11

  • 解毒三根汤痰毒同治抗消化道肿瘤作用初探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4种常见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其中消化道肿瘤占了一半.饮食失宜是引发消化道肿瘤的关键病因,痰毒互结是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基本治法.解毒三根汤痰毒同治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作用机制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磊;张光霁;徐楚韵;张广顺 刊期: 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