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马融从肾论治月经性癫痫临证经验
文章介绍马融教授治疗月经性癫痫的经验.根据肾-骨-髓-脑、肾-天癸-冲任-胞宫中医理论以及小儿“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提出月经性癫痫属虚痫,病变部位在肾,常涉及心肝,病机关键在于肾精亏虚,肾气不足,阴阳转化不利,风痰涌动,内扰神明,外闭经络发为癫痫,治以补肾调周,息风止痉,周期性采用益肾填精类方剂化裁.......
作者:陈海鹏;马融 刊期: 2017- 09
-
王灵台黄疸论治拾遗
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药治疗黄疸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灵台教授从业数十载,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他指出黄疸论治不可局限于“阴黄”“阳黄”两端,对于黄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及预后均有独到见解.......
作者:张景豪;孙学华;乐凡;高月求 刊期: 2017- 09
-
国医大师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高脂血症“病在血液,其源在脾”,脾失健运,湿、浊、痰、瘀相互搏结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健脾祛湿、化痰降浊佐以活血是高脂血症治疗大法,“化浊祛湿通心方”是路老调理脾胃治疗高脂血症的代表方.......
作者:刘宗莲;杨凤珍;王秋风 刊期: 2017- 09
-
国医大师金世元从中药饮片形状判断中药材质量经验总结
切制是炮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400种植物类药材有206种需要进行切制成不同形状以供临床使用.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在中药炮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金老认为切制方法与成品片形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质量与药效.饮片切制自古以来秉承“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原则,根据药材性状可分为薄片、厚片、直片、斜片、丝、段、块等类型.通过饮片类型、形状可以反映出药材质量、真伪优劣、药用部位,并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强调传统饮......
作者:马红 刊期: 2017- 09
-
王会仍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经验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少见的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的肺细支气管闭塞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急、喘息、咳嗽等,病死率高.国家级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认为其病理特点可归纳为“虚”“痰”“瘀”互结,治疗上可针对其病机辨证施治,即清肺化痰、祛瘀通络、降气平喘的同时,辅以健脾益气补肾.文章通过病例分析对王教授诊治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进行阐述.......
作者:徐俪颖;王会仍 刊期: 2017- 09
-
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心系疾病用药心法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疗效颇佳.对于心系疾病的诊治有颇多心得体会,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文章总结李士懋教授临证用药谙达短长,精究通变;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复方多法,取精用简;蠡测阴阳,巧施药对;轻以去实,平剂达功等心法,于后学之道,颇多教益.......
作者:李轶璠;刘签兴;赵永辰;李晓洁;张新文 刊期: 2017- 09
-
从脾肾亏虚、胃络瘀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文章从“肾胃相关”“久病及肾”“久病必瘀”等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及治疗进行了论述,提出“脾肾亏虚、胃络瘀阻”是其根本病机,而在治疗上应以“补肾健脾、辛温通络、活血化瘀”为原则,随症加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这一理论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不仅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部分甚至从根本上逆转胃黏膜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这同时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廉艳红;周斌 刊期: 2017- 09
-
胡荫奇病证结合治疗产后痹经验
产后痹是妇人产后正气虚弱之时外感风寒湿所致四肢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病症,当属痹证范畴,病机为正虚邪侵、痹阻经络、经脉筋骨失养,病性属本虚标实,病证属虚实夹杂.治疗上胡老强调在补肝肾、益气血的基础上祛邪除痹,体现了胡老治疗痹症“病证结合、以病统证”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绍华;胡悦;唐先平 刊期: 2017- 09
-
陈日新“辨敏取穴”施灸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
陈日新教授继承《黄帝内经》穴法,回归腧穴本源、重视腧穴状态,临床施灸择优选取灸疗特异性腧穴——热敏腧穴为施灸部位,形成了独特的“辨敏取穴”施灸学术思想,凸显了临床灸疗疗效潜力.文章从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提高疗效4个方面对“辨敏取穴”施灸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黄仙保;陈日新 刊期: 2017- 09
-
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单兆伟教授早年即深研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总结出治疗本病的独特经验,将“用药如用兵”,具体形象地融入慢性萎缩性胃炎论治之中,疗效卓著.......
作者:胡静怡;杜斌;单兆伟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生姜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其醇提物稳定性研究
- 2 从血管活性因子角度研究抗纤灵方改善肾功能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3 电针对雌性去势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 4 冠心病维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相关性研究
- 5 中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干症的疗效观察
- 6 黄精多糖干预长春新碱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研究
- 7 从络病的角度谈血管老化
- 8 张声生教授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疑难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 9 成方的临床应用与衍化方法
- 10 扶正除疫颗粒对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 11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
- 12 染料木黄酮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临床初探
- 13 补肾调经方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中的应用
- 14 论清浊脉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意义
- 15 《伤寒杂病论》中醋的功效探讨
- 16 活血通络颗粒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 17 从阳明表证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 18 叶天士调冲任治疗月经病特色初探
- 19 中药临床调剂技术规范化研究探讨
- 20 喻文球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