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痰证之辨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的因素.痰的致病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古人有“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临床对痰证的诊断鲜有整体而系统论述,而从“症、证、病、人、机”五个方面对痰进行辨识是痰证诊断的核心,同时也是治疗和从事痰证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痰的辨别对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灿东;吴长汶;杨小婷;高碧珍 刊期: 2017- 09
-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解决不孕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卵巢反应性低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及胚胎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治疗与ART相结合提高试管婴儿孕育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将中医诊治思维正确的应用于ART.王琦教授认为,“体质”“疾病”“证候”对个体所患疾病本质的反映各有侧重,三者结合有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是中医诊治思维的全面体现.因此,本文探索将“辨体-辨病......
作者:辛喜艳;李东;李赛;杨琳蔚;杨媛 刊期: 2017- 09
-
雾霾毒损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雾霾属于环境毒中的气毒,非六淫之邪,具有湿燥浊毒之特性,雾霾湿燥浊毒经呼吸直达肺部,损伤肺络,毒损肺虚,痰淤浊毒痹阻凝结肺络,肺失宣降,可促进肺间质纤维化发生.......
作者:张晓梅;肖培新;姜良铎;尹婷 刊期: 2017- 09
-
“三焦”形质论
根据中医学有关三焦的文献,对三焦的本义、功能、形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结合现代医学的筋膜理论,认为三焦属于有形器质,即筋膜的论点;三焦作为膜性的结构,为身体内部提供了气机运动、体液代谢、营养物质循环的空间和通道.......
作者:刘丹;李威君 刊期: 2017- 09
-
基于湿浊大鼠多脏腑有机阴离子转运肽3a1表达的湿浊转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湿浊大鼠各脏腑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aniontransporterpolypeptide,oatp)3a1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在湿浊转运中的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acidⅠ,AA-Ⅰ)5min组、正常+AA-Ⅰ60min组、湿浊组、湿浊+AA-Ⅰ5min组和湿浊+AA-Ⅰ60min组.经处理后取各组大鼠肺、胃......
作者:洪仲思;翁泽滨;郑晓滨;杨璋斌;师晶丽;张诗军 刊期: 2017- 09
-
刍议太阳阳明、脾约及麻子仁丸三者的联系
张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病篇以“胃家实”为基本病机提出了太阳阳明、脾约以及方剂麻子仁丸.对于太阳阳明、脾约及麻子仁丸各自的阐述,后世医家代有发挥,多有妙论,然对于三者的联系却略有不足.本文通过对太阳阳明、脾约各自含义的论述,认为二者是对疾病表里同病及虚实夹杂动态发病过程的概括.麻子仁丸作为太阳阳明与脾约发病过程中的交叉点,其药物组成涵盖了病机的表里及虚实两面.而只有对太阳阳明、脾约及麻子仁丸各自的......
作者:朱文翔;程发峰;王雪茜;穆杰;李长香;马重阳;翟昌明;连雅君;王庆国 刊期: 2017- 09
-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黄连素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Ber(30、60、90μmol/L)组,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活性、凋亡率、Caspase-3活性,以及p-AMPK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含量的变化.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抑制p-AMPK表达后,Ber(0、60μmol/L)处理细胞24h,重复上述检测.结果:Be......
作者:柯昌康;刘毓英;倪云峰;吕峰;康树宏;白俊峰;李小飞 刊期: 2017- 09
-
覃保霖学术思想初探
覃保霖是我国著名的壮医药专家,致力于壮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治验富赡,著述颇丰.其学术特色鲜明突出:重视《黄帝内经》与医易研究;开创壮医药研究之先河;首次系统论述壮医理论体系.临床上自创覃氏针法,长用草药施治,善用陶针疗法,重视甲象辨证,对壮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马丽;戴铭 刊期: 2017- 09
-
《黄帝内经》“中和观”探赜
“中和观”作为古代思想家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与把握的一个根本法则,得到古代医家的继承与发挥,成为其论说医理的核心理念.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沟通的背景下,探寻《黄帝内经》“中和观”的理论特征,有助于深化对传统医学理论内涵与价值的认识,为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孙可兴 刊期: 2017- 09
-
平乐正骨养骨理论基础
平乐正骨养骨理论是以平乐正骨平衡思想为基础,关于筋骨系统养生、保健,防病与促进康复的理论.太过失度,不及失常,积微成著是筋骨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发生的重要模式,养骨是在平衡思想指导下,通过平衡辨证及整体辨证,判断筋骨失衡的性质及程度,在养骨实践中干预调摄,维持机体脏腑、气血及筋骨的平衡,并把起居平衡贯穿始终,抑其太过、补其不及、调其失度、纠其失常,改善筋骨失衡的亚健康状态及疾病状态,达到养筋、强骨......
作者:郭珈宜;李峰;崔宏勋;郭马珑;郭艳锦;郭艳幸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基因沉默技术研究丹参酮Ⅱ A抗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GPER途径
- 2 运用平针法治疗风寒闭阻型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观察
- 3 针刺百会穴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海马组织IgA、IgG2a表达的影响
- 4 四角蛤蜊软体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 5 解毒法抗肝癌的理论探讨
- 6 温筋膏外用治疗颈部软组织损伤
- 7 红花水提物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脱水红花黄色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8 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探讨辐射损伤大鼠的旁效应机制
- 9 影响薄荷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 10 出血性中风病机证素辨证诊断的思路与方法
- 11 土家族抑制肺癌药物规律文献研究
- 12 天蚕壮阳散对肾阳虚雄性亚健康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3 大活络胶囊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
- 14 灸药结合改善血透低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 15 壮骨颗粒含药血清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 16 刘友章应用风药治疗脾胃病经验
-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探讨
- 18 从风论治配合针灸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探索
- 19 龙鳖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大鼠IL-1β、IL-6、IL-10水平的影响
- 20 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TGF-β1介导的A549细胞中Vimentin及GST-π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