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7期文章
  •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合并皮肤黏膜病变研究实践与思考

    艾滋病合并皮肤黏膜病变是艾滋病期常见的并发症,90%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发生皮肤黏膜病变.中医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通过对艾滋病合并皮肤黏膜病变研究现状和中医药防治的临床实践分析,提出分别从深入开展艾滋病合并皮肤黏膜病变的中医基础研究、筛选有效方药开展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制定临床方案并进行推广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防治皮肤黏膜病变的研究思路,以期为更好......

    作者:许向前;许前磊;李青雅;谢世平;郭会军;徐立然 刊期: 2017- 07

  • 蒙药白益母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蒙药白益母草为蒙药特有药材,味苦、辛,性凉、锐、糙、腻,具有活血调经、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拨云退翳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妇科炎症、急性肾炎等,也被蒙医视为疮疾圣药.白益母草中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甾醇类成分,除有机小分子外,亦含多种无机元素.白益母草在临床上除了妇科炎症及痛经的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和糖尿病等方面也有独特的功效.近年对白益母草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的研究方面.......

    作者:雷啟芬;赵湘培;朱丹 刊期: 2017- 07

  • 肠道微生态医学研究进展概述

    通过整理中外文献中有关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笔者概括出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群体个性化特征的因素(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年龄、地域、运动习惯)及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的外源性(气候因素、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病原微生物感染、食品添加剂)、内源性(营养代谢障碍、器官功能失调、癌症)、医源性(药物、放化疗、外科手术)病因,并详细阐述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旨在揭示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

    作者:甄建华;于河;谷晓红 刊期: 2017- 07

  • 冠心病中医痰证与客观化指标关系研究概述

    文章对冠心病痰证客观化指标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其近现代发展历程,从糖脂代谢、凝血纤容系统、血液流变、炎性反应、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胆红素、其他相关分子生物、影像学、心电图、基因及其多态性、系统生物学方面对指标归类,初步梳理其总体状况及不足,对研究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陈玄晶;徐丹苹;陈小光;吴焕林 刊期: 2017- 07

  • 从脾胃论治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以其症状的隐匿性、后果的严重性、目前的高发病率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家庭及社会的重视,文章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论述了神志病与脾胃的密切关系,并结合儿童自身生理特点认为“脾常不足”是儿童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西药因其远期的安全性而受到质疑,心理治疗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上重视脾胃调理,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的特点.......

    作者:陈鸿雁;王健 刊期: 2017- 07

  •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确定中医适宜技术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中医适宜技术评估的顺利完成以及提高评估结果有效性和可信度的关键是确立包括科学的指标权重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权重法为确定中医适宜技术评估体系的权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要准确评估中医适宜技术,必须首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作者:赵雨薇;闫川慧;张俊龙;郭蕾 刊期: 2017- 07

  • 中医临床辨证研究的常用方法及分析

    辨证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章从病与证、症与证、体质与证、现代检查指标与证及治疗前后证的变化等方面对中医临床辨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了特点与局限性两方面的分析,旨在为中医临床研究工作者展现清晰、多角度的辨证研究的方法,便于研究者根据具体情况及需要进行选择.......

    作者:张玉;杨亚平 刊期: 2017- 07

  •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中存在问题的调研与分析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的快速增长,其对饮片市场的冲击以及在临床应用中呈现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在同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课题的支持下,本课题组对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现状展开了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核心访谈和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的研究,从而提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建议,旨在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韩振蕴;蔡舒婷;张斐姝;王乐;张丹丹 刊期: 2017- 07

  • 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基于临床实践,仝小林教授提出“态靶因果”的辨治方略,即“以病为参,以态为基,以症为靶,以因为先,以果为据”,处方时全方位地关照疾病,以期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文章以2型糖尿病的治疗为例,阐述“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处方时,既要抓住每个阶段的特点,关注当下之“态”,抓准核心病机,确立证型与治法方药.不仅要抓住当下阶段的病理特点,更要动态地把握糖尿病全程的变化,关注当下阶段的前“因”后“果......

    作者:逄冰;刘文科;林轶群;赵锡艳;郑玉娇;仝小林 刊期: 2017- 07

  •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体系建设思路探讨

    名老中医的传承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研究如何对名老中医的经验思想科学地传承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介绍传承和发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背景和目的;从理论研究、临床和基础研究、推广应用和基于“互联网+”建立名医继承网络平台等方面探析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体系的基本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特点进行探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体系是基于中医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研究......

    作者:张磊;师帅;杨玥 刊期: 201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