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透过慢性心力衰竭探讨宗气与心肌线粒体的关系

    宗气灌注于心而“助心行血”,宗气不足、功能失调为心力衰竭之根本;心肌线粒体参与能量代谢为心肌供能,其病理改变是现代医学中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通过对比两者的功能及它们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病理作用,发现二者均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本质性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扮演相似角色;同时中医在治疗时应用的补宗气的补气药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但考虑宗气之功能较心肌线粒体的功能更为广泛,因......

    作者:姜文睿;王阶 刊期: 2017- 05

  • 基于液相质谱联用的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肾阳虚感小鼠肺组织脂质组学研究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肾阳虚外感小鼠肺组织脂质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雌二醇方法复制肾阳虚小鼠,H1N1滴鼻感染肾阳虚小鼠,建立肾阳虚外感小鼠模型,进而以MXF给药干预;记录小鼠的体质量、肛温等药理指标,末次给药24h后采集肺组织样本,采用UHPLC-QE/MS/MS检测.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组小鼠的肺组织脂质谱分离良好,并鉴定出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甘油磷......

    作者:孙启慧;李灿;付业佩;蒋海强;杨勇;容蓉;赵渤年 刊期: 2017- 05

  •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应用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学科、多领域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加快了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为中药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技术和新策略.依托药用植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通过药用植物代谢工程改良、合成生物学与发酵工程等手段生产有效成分对缓解中药资源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功能基因的筛选、克隆及研究是进行遗传资源挖掘和可持续利......

    作者:马莹;郭娟;毛亚平;曾雯;詹志来;孟繁蕴;黄璐琦 刊期: 2017- 05

  • 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点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完全性直肠脱垂为肛肠科较为常见的疑难病症,此前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法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欠佳.文章通过总结李华山教授多年临床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点注射法.方法:以63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直肠周围8点注射法治疗,并提高注射剂量,仍以直肠是否脱垂为疗效性指标,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及生化等安全性指标.结果:63例患者中治愈51例(80.95%),好转1......

    作者:崔国策;祝子贝;李华山 刊期: 2017- 05

  • 中医药网状Meta分析应用策略探讨

    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成药品种及数量迅速增加.同类中成药数目繁多,但其疗效缺乏客观比较,中成药临床研究之间也没有直接的比较研究,给临床用药选择造成了困扰.网状Meta分析是传统Meta分析的扩展,可同时对3个及以上干预措施进行间接比较,并将结果进行排序.文章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征,提出了运用网状Meta分析“筛选佳药物、筛选适合疾病、筛选适合证型”的思想,并针对网状Meta分析运用于中药疗效评......

    作者:杨丰文;张明妍;李越;张俊华;张伯礼 刊期: 2017- 05

  •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

    中西医基于不同的理论,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赵德喜教授从中医经典《伤寒论》出发,在“定位、定性、定方证三步辨证法”指导下,重新审视本病的中医证候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失眠与少阳病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提出“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的学术观点,依据“方证对应”的经方辨证理念,采用《伤寒论》柴胡类方化裁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赵鸿飞;高阳;赵德喜 刊期: 2017- 05

  • 基于时空观中医疗效的动态评价分析

    疗效是中医的灵魂,如何正确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十年来,关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科研及文章屡见不鲜,但尚不能完全体现中医学术特点,关键就是没有把中医学的个体性与动态性体现出来.文章从时空观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动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文中从时空的基本理论入手,强调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体现时空概念.基于不同的时空概念,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医疗效动态评价不同.因此要确切的......

    作者:陈锦团;骆云丰;李灿东 刊期: 2017- 05

  •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C参与电针干预慢性炎性痛及其外周δ-阿片受体机制

    目的:观察电针(EA)干预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慢性炎性痛的镇痛效应并探讨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C(MrgprC)参与EA调制背根神经节(DRG)δ-阿片受体(DOR)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鞘内置管成功的40只大鼠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电针+MrgprC小干扰RNA组、电针+对照小干扰RNA组、模型组、正常组、牛肾上腺髓质8-22肽组,每组8只.大鼠右后足底注射CFA0.lm......

    作者:刘盈君;林小溪;方芳;方剑乔 刊期: 2017- 05

  • 论脏腑风湿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涵盖了五体痹发展而来的脏腑痹,亦包括风寒湿邪直接侵袭脏腑诱发的痹症.外邪伏留是致病的关键,透邪外出是本病的辨治要点.脏腑风湿的提出为临床上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文章以仝小林教授提出的四焦体系为纲,对脏腑风湿的辨治范畴进行归纳,对仝老师常用药物、方剂进行梳理,以风湿之邪盘踞在不同脏腑的典型病例如IgA肾病、颅内肿瘤、成人隐匿性自......

    作者:何莉莎;刘文科;仝小林 刊期: 2017- 05

  • “接受理论”视阈下中医典籍英译探析

    以“接受理论”为基础,选取《黄帝内经》李照国英译本和吴奇、吴连胜父子英译本中的具体翻译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黄帝内经》译文要体现医学感和文化感交融的观点,指出了医学感和文化感交融的必要性,提出3点方法:①对原条文的理解要准确,以保证译文信息的准确性;②对原条文蕴含的医学信息可以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法;③对原条文中所包含的特有中医名词术语可采取音译、音译+释义的方法.以期为中医典......

    作者:贺娜娜;徐江雁;林法财;朱剑飞 刊期: 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