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新安医家验方脑络欣通改善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始于宋,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得益于家族世医传承而延绵不绝.歙县王氏内科作为名医世家之一,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身学术与临床特色,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王氏医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尤其是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文章对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溯源、益气活血疗法和近年来课题组对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

    作者:何玲;王键 刊期: 2017- 05

  • 基于UPLC-MS/MS的不同主产区天麻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天麻药材中8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天麻药材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UPLC(R)HSST3(2.1mm×100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及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40℃,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天麻中8种成分......

    作者:康传志;吕朝耕;杨健;周利;杨婉珍;周良云;王升;周涛;郭兰萍 刊期: 2017- 05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脾虚湿热证潜在microRNA表达谱研究

    目的:筛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脾虚湿热证的潜在microRNA表达谱,探讨CHB脾虚湿热证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HB脾虚湿热证组、隐证组及健康对照组的microRNA,通过数据分析,选择脾虚湿热证组中与隐证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的microRNA作为其潜在的microRNA表达谱.并通过靶基因预测及富集分析等进行功能分析,探讨差异microRNA表达谱影响证候......

    作者:苏悦;罗雪梅;彭杨芷;党思捷;吴文军;苏姣;秦冰;冯全生 刊期: 2017- 05

  • 基于TGF-β1/Smads和ERK通路cross-talk研究新风胶囊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肺功能的机制

    目的:基于TGF-β1/Smads和ERK通路cross-talk研究新风胶囊改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肺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9天开始给药,将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和新风胶囊组,给药30d后,观察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肺功能、肺炎系数、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

    作者:章平衡;万磊;刘健 刊期: 2017- 05

  • 基于气本体论的三阴三阳体系构建与应用

    立于古代哲学中“以虚代全、以中为用”的方法论,揭示“三”为后天起用之层次的内涵;从气本体论的层次讲述三阴三阳的产生,进而提出阳明、厥阴的由来本于《黄帝内经》所述的“幽明之变”,而幽明与寒暑的变化揭示了天地气运变化的规律;阐述三阴三阳的排列乃是依据于气运之序、时相之变,排序即表达了气运之体与象的具体内涵,依此解决一直以来关于阳明与太阳何为三阳、何为二阳的问题争论;本于三阴三阳的气运规律,阐释六经病欲......

    作者:孙志其;韩涛 刊期: 2017- 05

  • 基于脑功能网络连接探讨腧穴配伍协同效应的中枢整合作用机制

    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针灸疗效的关键环节,其效应存在协同与拮抗两个方面,文章主要就腧穴配伍的协同效应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基于前期研究的基础,提出中枢整合是腧穴配伍协同效应的关键机制.通过总结当前腧穴配伍协同效应机制研究现状,以“脑功能网络连接”分析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穴位配伍协同效应的高级中枢整合机制,为阐明穴位配伍效应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管媛媛;申国明;蔡荣林 刊期: 2017- 05

  • 荜茇明碱调控TGF-β1/ERK信号通路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肺癌小分子靶向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荜茇明碱(PL)观察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8只接种Lewis肺癌细胞的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分别对对照组、顺铂(DDP)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0mg/kg)抑制剂组、荜茇明碱(10mg/kg)组.接种第5天采取药物干预,用药21d,每天测量瘤体大小、小鼠体质量,第22天处死......

    作者:李洪霖;李雁 刊期: 2017- 05

  • 早期医家身体观之“寒头暖足”探讨

    马王堆帛书《脉法》甲本和张家山竹简《脉法》乙本的出土,使得中国早期医家身体观“寒头暖足”得以重现,但是人们基本上都把这一身体观用于养生学的探讨中,而忽视了这一思想的来源及其思维特征.文章通过对“寒头暖足”之提出、思维方式及其应用的系统梳理,首次从直觉体悟和取象比类的思维分析了“寒头暖足”的理论依据,并全面论述了“寒头暖足”在治疗学、针灸学、养生学、民俗学及现代科学等方面的运用.......

    作者:熊益亮;赵希睿;王群;于红;张其成 刊期: 2017- 05

  • 人参皂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神经干细胞(NSCs)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人参皂苷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筛选出人参皂苷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佳浓度和佳作用时间窗.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的体外模型,并给予人参皂苷治疗,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培养液中血管......

    作者:高健;白华静;万凤;田沫;李渊渊;李宇轩;司银楚 刊期: 2017- 05

  • 基于皮质酮-炎性反应-线粒体网络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病机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目的:从皮质酮-炎性反应-线粒体网络动态变化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病机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采用6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症肝郁脾虚大鼠模型,应激同时灌胃给药.于2、4、6周末采集各组血清,ELISA法检测皮质酮(COR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含量,于2、6周......

    作者:袁清洁;郭建友;王建伟;李阳;邓潇斐;郭蓉娟 刊期: 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