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温针灸联合耳针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脾肾阳虚型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并与正常人52名(正常组)作对比.对照组针刺脾俞、中脘、肾俞、中极、关元、命门等,温针灸脾俞、中脘、肾俞、中极、关元、命门,留针30min;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耳穴埋压脾、肾、膀胱、三焦、内分泌、内生殖器等.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作者:庞婷婷;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 06
-
感染性不育症肾虚湿热血瘀病机探讨
泌尿生殖感染性不育在男性不育病因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病理为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泌尿生殖道感染终造成精液质量下降及生精功能减退,根据其流行病学研究、病理特征及循证医学角度审证求因,认为感染性不育症是以肾阴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临床以滋阴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药方验证,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佐证了肾阴虚湿热血瘀为感染性不育症的基本病机.......
作者:郭炫佐;何清湖 刊期: 2016- 06
-
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的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及其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编制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回收的资料使用Epidata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均数、变异系数及满分比的统计描述及x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33%,权威系数为0.916,协调系数为0.352(x2=460.23,P=0.001).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至婉;李建生;余学庆;张钊旺 刊期: 2016- 06
-
近现代13位名老中医冠心病诊疗特色探析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中医药治疗在冠心病的某些阶段和环节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深入挖掘.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深、临床水平高的群体.文章横向比较了近现代13位名老中医之冠心病诊疗特点,并总结为“宣痹通阳、活血化瘀、阴阳为纲、重视痰湿、衡法为要、脾胃论治、补肾固元、先天伏寒、防重于治、从郁论治、气虚血瘀、热毒立论、升解通瘀”13大法,以从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角度阐述名老中医的经验特色,以......
作者:车方远;陈卓;徐浩 刊期: 2016- 06
-
植物药疗法研究现状及药物四性定量循证思维初探
寒、凉、温、热,简称“四气”,被视为以中草药为主的植物药疗法其根本的4种属性,其内涵侧重于植物药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效应.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如何把植物药研究进行定量标化分析,进而促进其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这仍然是当前中医药发展倍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在此类背景下,不少国内外研究者根据当前各自领域的佳研究证据,陆续展开了系列循证思维与实践探索.随着生物光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体生物光子辐射特性及光子计数分......
作者:曾令烽;陈云波;程淑意;孔令朔;王璐;王克柱;王奇;王宁生 刊期: 2016- 06
-
芎芪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HGF、MMP-3、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芎芪颗粒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蒙诺治疗组和芎芪颗粒治疗组,采用相应处理后取肾脏组织,以WesternBlot检测HGF蛋白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和TIMP-1.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组的肾脏组织HGF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MMP-3和TIMP-1均升高(P<001).与UUO模型组......
作者:杨璋斌;李安;杨璇;师晶丽 刊期: 2016- 06
-
脾属土的文化渊源及内涵
脾与土相配属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根植于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综合背景产生的文化的折射.适合农耕的地理环境、封闭的自然经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宗法制度和神学思想、儒家文化中和思维,以及五行学说广泛发展等都影响着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脾属土”的内涵是以土“化”(生)万物功能的类比,是以中央“运”(灌四旁)的功能的类比.笔者认为在挖掘思想文化渊源的基础上诠释理论的本质和内涵是藏象理论研究的有效途径......
作者:秦微;王彩霞 刊期: 2016- 06
-
乌腺金丝桃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L型钙通道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乌腺金丝桃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细胞心律失常模型ICa,L电流密度峰值、ICa,LI-V曲线、ICa,L稳态激活曲线、ICa.L稳态失活曲线及ICa.L失活后恢复曲线中时间常数t值的影响,探讨其对模型细胞ICa.L异常的恢复作用.结果:乌腺金丝桃总黄酮对模型细胞不同去极化水平下ICaL电......
作者:马育轩;王艳丽;高彦宇;胡晓阳;李冀 刊期: 2016- 06
-
辨证、辨病治疗在中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对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无病生存期(DFS)作为结局指标进行评价,联合应用单因素分析(寿命表法和Wilcoxon检验)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中药治疗是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性独立影响因素,与对照组(未用中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证辨......
作者:侯风刚;石齐;刘宣;李泓佳;李文;刘慧;陈旻;朴世勋;任建琳 刊期: 2016- 06
-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方剂组方规律探讨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揭示治疗冠心病方剂配伍规律,探索配伍组方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古方为线索,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冠心病方剂数据表,通过高级筛选功能,对高频药对、神经网络及功效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已知和未知的增效、减毒的高频二味、三味、四味及五味药对,探究功效配伍的佳组合.结论:以强心药为主药,配伍补脑药、增强自然力药、强筋药、补肾药、健胃顺肠药以及致病异常体液相应成熟......
作者:买买提依力·努尔买提;艾尼瓦尔·塔力甫;艾尔肯·米吉提;吐尔洪·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里木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七情过度伤五脏之气与寒热理论
- 2 半固态培养法发酵制备葛根素与葡萄糖耐量因子复合物
- 3 论辨识证候的真假应注重脾胃症状
- 4 中药防治胃癌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针灸研究的反思:干针立法事件的警示
- 6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及潜在致敏成分的虚拟筛查
- 7 金刚藤糖浆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
- 8 黑蒜提取液抑制胰腺癌Panc-1小鼠移植瘤的转移能力及分子机制
- 9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0 患肢屈髋位牵引治疗急性期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 11 基于皮质酮-炎性反应-线粒体网络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病机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12 《金匮要略》肝着辨析
- 13 和血之我见
- 14 健脾化瘀法方药对肝癌细胞Smad7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 15 从疾病本质上认识咳嗽变异性哮喘
- 16 关于中医理论中原始思维的思考
- 17 祝谌予治疗不寐证经验
- 18 12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 19 中医药促进创面生长因子分泌的研究进展
- 20 黄芪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大鼠Na+-K+-ATP酶活性及AMPK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