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气味理论的酸甘化阴法本质探析
酸甘化阴法是酸味与甘味药物相合化生阴津的临床常用方法,其起源于《黄帝内经》,应用于各世医家.其本质不仅有五味上的相合,亦有四气上的相偏,在阴阳中更可分阴阳,可为酸甘温润法、酸甘平润法、酸甘凉润法.酸甘化阴法所化之阴不仅有物质之阴,亦有功能之阴.文章基于气味理论对“酸甘化阴法”进行解读,在五味合和基础上加以四气的探讨,旨在揭示其内涵,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王景霞;杨旭;张建军;黄斌;王淳;钟赣生;高琳;高学敏 刊期: 2016- 06
-
略论“阴阳自和”
运用文字还原和经典释义的方法,对阴阳自和的内涵和条件进行解读.深刻理解阴阳自和的内涵,即须还原到文字和经典的认识上来,建立阴阳合一和阳为主导的观念.而要保持阴阳自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须保持阳气的潜藏;二是重视中土,使阴阳交合有依.......
作者:赵江滨;唐迪佑 刊期: 2016- 06
-
真实世界35984例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探析
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35984例肝硬化患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信息进行分析,探析肝硬化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来自全国20家三甲医院HIS中的35984例患者信息,分析其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及亚型分布、治疗结果、合并疾病等方面.结果:45-59岁患者占47.75%,男女比例约3∶1;门诊入院率为85.26%;中医证候中脾肾阳虚证占15.65%,在亚型中,肝硬化(肝炎)治愈好转率高,肝硬化(乙......
作者:沙益辉;谢雁鸣;王连心;杨薇;黎元元;张一颖;王卓月;庄严 刊期: 2016- 06
-
肾气丸通过TGF-β1/Smads/ILK信号途径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肾气丸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无血清对照组,TGF-β1组(10ng/mL),空白血清组,肾气丸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mRNA水平,蛋白免......
作者:陈红淑;杨元宵;周小杰;何潆;李昌煜 刊期: 2016- 06
-
前列平胶囊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平胶囊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NP)的疗效.方法:120例CN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前列平胶囊(2.0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前列欣胶囊(2.0g/次,3次/d),疗程均为8周.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统计CPSI总评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卵磷脂小体数量.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的CPSI总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
作者:柯明辉;张培伦;王鑫;王传航 刊期: 2016- 06
-
衷中参西辨病辨证论治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常见慢性病,是各类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发生死亡的直接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独立的中医病名进行辨病辨证论治:病证主体在心,倡导从气、血、络三层次合治,强调回阳救逆,从血分证论治、从络病论治,以阴阳互根互用互藏重建心功能,以五行生克关系分周期多系统并调,使用经验方络通阳和悦心方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冯新玲;张翀;王朝阳;张茂林;王进 刊期: 2016- 06
-
抑郁症与中医九种体质的关系探讨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症状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进行探讨.方法: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集的250例的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对250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归纳,分析抑郁症状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女性的发病率为54.5%,高于男性的45.5%;中年人的发病率为57.3%,显著高于青年患者的34.6%和老年患者的8.1......
作者:杨焕新;于艳红;乔明琦 刊期: 2016- 06
-
刘完素对温热病的论治特色探析
探讨刘完素对温热病的治疗特色.刘完素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发挥了运气学说内容,突破了《伤寒论》的成规,创造性地提出火热病机理论,开创了寒凉医热病之先河,为温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学术思想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岳冬辉;毕岩;张瑞彬 刊期: 2016- 06
-
糖肾方对db/db小鼠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糖肾方对C57BLKS/Jdb/db(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与同源不发病db/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b/m组)、模型组(db/db组)、糖肾方给药组(db/db+TSF组),连续喂养12周,记录体质量、肾重、血糖及24h尿白蛋白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NADPH氧化酶及Nrf2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作者:张并璇;孔勤;张浩军;赵婷婷;严美花;赵海玲;李平 刊期: 2016- 06
-
四味藏木香汤散理论与民族医药思维体系
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从寻根溯源的视域出发,以四味藏木香汤散为例,对其涉及生理、病因、病理、望、闻、问、切、诊治等多元多面多层次的理论思维、深蕴民族文化的方药思维,以及临床思维、研究思维等展开论述和评价,就民族文化基因、复杂医学效能探讨民族医药思维体系的建构,以冀推动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更加实用和完善.......
作者:童丽;袁冬平;热增才旦;杨芳;李文渊;索南邓登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五行系统的三维模式探讨
- 2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早泄验案举隅
- 3 活血与化痰基础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基本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含红芪与含黄芪的玉屏风散对SAMP8小鼠脾T细胞及PI3K表达的影响
- 5 文化繁荣要有大科学观
- 6 原发性高血压病HRV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7 针刺对OLETF大鼠骨骼肌PKCζ/λ的影响
- 8 中国式疼痛诊疗模式发展探析
- 9 试论康复推拿的内涵特色
- 10 张之文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
- 11 健脾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及对内脏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 12 新扶正除疫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13 黄芪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大鼠白介素-1β、白介素-4的影响
- 14 坎离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心衰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
- 15 调肝理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抵抗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 16 中医治疗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 17 13种内分泌免疫指标水平与头发常见问题的相关性探讨
- 18 参苓白术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脾虚泄泻的临床分析
- 19 湘A1号颗粒治疗脾虚湿盛型艾滋病临床观察与机制研究
- 20 祛脂愈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