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补虚通络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补虚通络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期接受补虚通络中医疗法治疗方案的IPF患者对多种临床资料与总生存时间进行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治疗及脉诊瘀阻脉象为补虚通络疗法治疗IPF的预后保护因素(P<0.05);而......
作者:任延毅;吕晓东;庞立健;刘创;滑振;郑炜东;臧凝子;赵仲雪;袁佺 刊期: 2016- 05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健康相关中医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PF-TCM-HRQOL32的设计与信效初评
目的:制定健康相关中医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即IPF-TCM-HRQOL32(简称IPF-TQ32).方法:本研究基于结构化决策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方法,运用Delphi专家预测法(主观法)及临床测评法(客观法)对包含有67条目的条目池进行反复筛选,并对筛选后量表进行初步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IPF-TQ32包含条目32个,反映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西医症状(证候)、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
作者:臧凝子;庞立健;李品;刘创;赵仲雪;滑振;吕晓东 刊期: 2016- 05
-
文化区系视野下的“导引按蹻”起源新探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的中医起源五方论的真实性在学术界备受质疑.文章试图以“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为新视角,从历史地理人手,梳理上至伏羲下至东汉位于淮河流域的“导引按蹻”的传承脉络,探究“中央”与“导引按蹻”的地域关系;提出“导引按蹻”起源于淮河流域华夏部族“道”文化的新观点.......
作者:袁婷;王振国 刊期: 2016- 05
-
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的乙肝后肝硬化典型证候生物学基础观察
目的: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角度阐释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证候分类的意义.方法:纳入1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包括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和肝肾阴虚证各5例及6名健康人.采取血液样本,提取DNA做HumanMethylation450K芯片检测及分析.结果:4组之间共有37957个甲基化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3个证候各有57,68和94个差异甲基......
作者:呼雪庆;苏式兵 刊期: 2016- 05
-
脾主运化的源流及发展
脾主运化理论是脾藏象理论的核心,文章探讨了脾主运化理论的源流与发展,从《黄帝内经》时代开始,至清明时期结束,脾主运化理论从萌芽到初具雏形,再到其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其不同时期,受到社会及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着各自的特点.从初在运化水谷的过程中脾胃同论,到之后将脾在运化中的功能分离出来,并在理法方药上不断的完善,终形成了完整的脾主运化理论.......
作者:杨丽;王彩霞 刊期: 2016- 05
-
黄芪皂苷Ⅰ调控PI3K/Akt/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BV-2细胞激活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Ⅰ(ASTⅠ)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STⅠ(25、50、100μmol/L)预处理BV-2细胞2h后,加入LPS(200ng/mL)诱导20h,收集培养基上清及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STⅠ对BV-2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ELISA和Grei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一氧化氮(N0)的......
作者:刘宏帅;李文慧;沈慧;唐韵迪;石海莲;吴辉;黄菲;吴晓俊;胡之璧 刊期: 2016- 05
-
基于分数低频振幅的针刺对吸烟渴求的即刻效应与中枢机制:fMRI脑功能研究
目的:基于分数低频振幅(fALFF),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烟草渴求的即刻效应,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受试者40名并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20名)和非吸烟组(20名);吸烟受试者要求fMRI扫描前烟草戒断24h,并由CO检测仪验证.fMRI设计类型为静息态,流程为“扫描-针刺-扫描”.针刺穴位选择列缺、合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留针时间30min,同时使用......
作者:刘朝;方继良;杨金生;孙黎;吴远;郭浪涛;张豪斌;王莹莹 刊期: 2016- 05
-
基于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类研究
目的: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类,探索证候分类研究新方法.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联合运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46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类型共有5个,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困证、瘀阻胃络证.结论:联合应用无监督统计学方法,能够更加客观阐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所获得的证候分布也更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苏泽琦;张雨珊;张文君;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杨良俊;莫钦;刘婷 刊期: 2016- 05
-
五运六气学说在针灸治未病中的价值及应用探讨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针灸治未病.它作为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手段,在防治疾病与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早期确立介入时间以及介入脏腑一直是针灸治未病的焦点问题.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气象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影响的一门学说.这种周期性变化产生了生物的生长化收藏的气化方式,而规律地影响着自然气候、胎孕禀赋、后天罹患疾病方向等多个方面.因此,笔者将这种规......
作者:崔翔;刘建民;齐凤军;孙国杰;沈峰 刊期: 2016- 05
-
降糖消渴颗粒对自发性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方法:将40只成模的KKAv小鼠按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以降糖消渴颗粒7.0、3.5、1.75g/kg体质量灌胃),每组8只,另设8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给予对应量的药液灌胃.干预10周后,检测各组......
作者:于娜;左加成;穆倩倩;张毅;安宏;赵丹丹;莫芳芳;高思华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中医脾虚证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 2 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 3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 4 189例慢性痛风患者治疗回顾分析
- 5 人参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6 西北燥证主证动物实验微观指标的计量选择
- 7 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成分ethoxyviburtinal-11对大鼠结肠纵行肌细胞收缩效应的影响
- 8 612例肾虚相关证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调查
- 9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五脏痹中医辨治探析
- 10 聚精汤对328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术后精液参数的影响
- 11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马钱子总生物碱微囊制备工艺
- 12 周惠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 13 复方黄芪养心合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 14 手足口病临床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中医证型与体温、皮疹数量、主要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 15 痛风气雾剂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 16 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设计与功能发现方法研究
- 17 从枢经论治失眠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 18 同仁堂儿童清肺口服液解热、抗炎、抑菌作用研究
- 19 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20 加味四君子汤对衰老大鼠的脾脏及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