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粉防己多糖与汉中防己多糖间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粉防己多糖(FDT)与汉中防己多糖(HDT)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其化学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异同.方法:采用比色法和气质联用法,对多糖结构进行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探讨其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模型,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在血清、肝、脑、心中表达为指标,配合肝......
作者:王蒙;魏晴;李静;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6- 05
-
徐大椿的大医之路
文章从医学思想和临证经验两方面,把徐大椿的成长历程大致划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徐大椿30岁立志学医到《神农本草百种录》书成,这是他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期,特点为学术上注重经典,追本溯源;临床上用方有出处,多用唐宋、时人方.第二阶段是徐大椿45到69岁,这是他医学思想和临床医术的成熟期,著作繁多,医名已盛;在学术上,他独尊张仲景,《伤寒类方》撰著30余年;临床上亦重视经方,但具体医案体现出融会圆......
作者:陈昱良;王永炎 刊期: 2016- 05
-
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四物颗粒及芍药苷为对照,检测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骨髓病理切片,酶免法检测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放免法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M-CSF)、肿瘤坏死因子-o(TNF-α)含量变化;RT-qPCR法检测脾脏中G-CSF、CM-CSF及TNF-α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骨髓中G-CSF......
作者:朱映黎;王林元;王景霞;王成龙;赵丹萍;王子晨;张建军 刊期: 2016- 05
-
基于聚类分析的经方类方衍化规律研究
目的:从较为客观的角度,进行经方类方的归类与衍化规律研究.方法: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方剂组成建立经方配伍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生成经方分类系谱图,并以柴胡类方、黄芩类方与泻心类方为例,进行类方衍化解析.结果:经方可以根据相似性的大小进行相互组合,形成不同层级的类方,组合成经方类方的衍化系谱.结论:经方类方理论以衍化规律为核心,运用聚类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进行经方类方的理论......
作者:林树元;许家栋;柴可夫 刊期: 2016- 05
-
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抗氧化及抗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阐释葛根芩连汤治疗2,4,6-三硝基本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胺吡啶300mg·kg-1·d-1),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葛根芩连汤是28.05、18.15、8.25g·kg-1·d-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TNBS/乙醇混合液灌人大鼠结肠部位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
作者:赵益;赖小东;叶争荣;刘红宁;徐国良 刊期: 2016- 05
-
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考略
流派传承能体现地域医学特点,文章所述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根植于吉林地区,发展于现代,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诊疗技术和脉络清晰的传承体系.文章通过走访大量流派传承人,全面梳理了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的脉络,系统总结了流派渊源和特色,对丰富中医流派研究,促进吉林地区中医药学术繁荣,提高中医临床防病治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兴全;杨永刚;魏晓光;于明超;王之虹 刊期: 2016- 05
-
滋肾育胎丸同步促进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泡与子宫内膜发育的三维超声评价
目的: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结合4D-view软件评价滋肾育胎丸对LUFS患者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找出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42例脾肾两虚证LUF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克罗米芬片+入绒毛促性腺激素;B组给予滋肾育胎丸;C组给予克罗米芬片+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滋肾育胎丸,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各节点卵泡体积、子宫内膜体积、卵巢及子宫内膜下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
作者:刘鸽;赵萍;梁诗莹;伍凌鹄;刘璐;王艳 刊期: 2016- 05
-
不同浓度镉对黄花蒿生物量、青蒿素的含量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镉对黄花蒿生长、次生代谢产物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水培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镉的方法胁迫处理黄花蒿,并于处理后不同时间检测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各项指标,同时收集叶片和全植株用于青蒿素含量测定及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结果:黄花蒿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在较低浓度镉处理组中(20和40μmol/L)达到大值;重金属镉能够促进青蒿素的合成,同时青蒿素累积量受......
作者:周良云;岳红;康传志;王升;吕朝耕;郭兰萍 刊期: 2016- 05
-
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子宫组织VEGF的表达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血清NO和子宫组织VEFG、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THSWD改善产后血瘀证的“祛瘀生新”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和米非司酮(8.3mg/kg)方法建立产后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桃红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LY294002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LY294002组,另取正常受孕大鼠......
作者:韩岚;梁杰;张艳艳;季兆洁;李珊珊;郭栋栋;吴欢茹;彭代银 刊期: 2016- 05
-
枸杞子性味变迁的本草考辨
笔者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历代本草文献中枸杞子的性味记载,结合枸杞子原植物的考证,发现枸杞子性味主要经历了苦微寒、甘苦、甘平的变迁过程.考证了枸杞子主流药用品种原植物由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中国枸杞LyciumchinenseMill.变迁为主产西北地区的宁夏枸杞yciumbarbarumLinn.的过程,并确定了宁夏优质枸杞道地性的地位.枸杞子性味变迁是药材新品种优选的结果.......
作者:钱丹;黄璐琦;邱玏;单峰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从细胞自噬探讨“温阳益气化浊法”的现代微观机制及在老年性痴呆中的作用
- 2 胃俞募配穴针刺对胃扩张状态下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的影响
- 3 开通玄府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4 治未病思想在佛教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 5 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研究
- 6 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
- 7 朱南孙治疗不孕验案两则
- 8 妊娠脉探析
- 9 小飞蓬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选
- 10 咽喉宁气雾剂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干预和实验研究进展
- 12 自拟疏肝祛斑汤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30例临床研究
- 13 同仁堂儿童清肺口服液解热、抗炎、抑菌作用研究
- 14 乌头、白及配伍存在基于CYP3A1/2的相互作用
- 15 地黄饮子对转基因果蝇AD模型mTOR信号通路中4E结合蛋白和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 16 李瑞深刺期门穴治疗抑郁症经验
- 17 前列平胶囊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观察
- 18 谈张仲景苓芍术甘汤与苓芍剂之演化
- 19 健脾理气方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 20 荨芍血脉平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家兔血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