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因特点初探
感染后咳嗽临床常见,文章结合既往研究,对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感染后咳嗽应归于中医“风咳”之中,其基本病机为风邪伏肺,肺失宣降.在疾病过程中阳虚、湿热、痰湿、阴伤等病理因素常相兼致病.因此,该病以风邪犯肺为其基本证候表现,常可兼见肺脾阳虚、湿热内阻、痰湿阻肺、肺热阴伤等证,治疗当以疏风宣肺为主,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作者:史利卿;林彬;马建岭;王谦;季坤;温绍惠;陈永太;杨凯;白逸晨 刊期: 2016- 02
-
基于HPLC的不同肾茶种质质量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肾茶种质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肾茶中主要有效成分迷迭香酸与熊果酸的含量,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分析不同产地来源肾茶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15份不同种质来源肾茶中迷迭香酸含量为0.03%-0.69%,熊果酸含量为0.22%-0.41%;15份肾茶样品中有20个共有指纹峰,它们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874......
作者:李戈;王艳芳;赵俊凌 刊期: 2016- 02
-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颁布后5年内中医体质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后,国内中医体质研究的特征、规律、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2009年4月9日至2014年4月9日国内正式发表的2369篇中医体质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中医体质文献数量近5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已形成核心作者,北京、广州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闵佳钰;孙淑娴;包蕾;王济 刊期: 2016- 02
-
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细胞外信号调剂激酶1/2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肾达络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ERK1/2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JL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PD98059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PD98059组分两点皮下注射抗原乳剂共200μL(含PLP139-151150μg、H37Ra400μg);分别在造模第1天、第3天再给予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百日咳杆菌液100μL(含......
作者:朱文浩;高颖;刘璐 刊期: 2016- 02
-
“阿是之法”是腧穴精准定位之法
“阿是之法”是一种探感定位的取穴方法.文章从“阿是之法”的由来、“阿是之法”源于《黄帝内经》穴法、“阿是之法”是重视腧穴状态的探感定穴之法及“阿是之法”是实现气至病所的腧穴精准定位之法4个方面论述了阿是之法的普适性.研究表明,“阿是之法”是《黄帝内经》穴法的继承与发展,临床上使用阿是之法取穴,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因此,“阿是之法”应该成为临床腧穴精准定位的普适性取穴方法.......
作者:谢丁一;陈日新 刊期: 2016- 02
-
中药复聪汤拮抗庆大霉素耳中毒的研究
目的:用纯中药制剂复聪汤拮抗庆大霉素(GM)耳中毒性,观察对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的保护效果.方法:选用60只健康青年豚鼠,分成GM拮抗组,GM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GM拮抗组动物给予GM连续肌肉注射的同时口服纯中药制剂复聪汤拮抗连续30d,GM对照组动物仅GM连续肌肉注射30d.分别在治疗30、60、90d后测定动物的听功能(ABR,DPOAE)后处死6只动物,耳蜗行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及毛......
作者:李胜利;朱宏亮;刘艳平;刘全征;王玮;史士合 刊期: 2016- 02
-
肾阳虚对大鼠小肠黏膜吸收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吸收细胞异常凋亡对肾阳虚模型大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肾阳虚模型大鼠的基础上分组及给药,采用流式细胞术、电镜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吸收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肾阳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吸收细胞的凋亡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表现,Bcl-2、Bax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但Bcl-2蛋白的增......
作者:吕银娟;吴建红;冯新玲;田代志;周安方 刊期: 2016- 02
-
热毒清口服液对老年肺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老年大鼠血清中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热毒清口服液组(以下简称中药组)、头孢呋辛酯组(以下简称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气管插管法制作肺炎模型,造模成功给药7d后,通过腹主动脉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后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
作者:苗同艳;宫晓飞;李春颖;李泽庚 刊期: 2016- 02
-
桂枝和肉桂混合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桂枝和肉桂混合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及包合物收率为包合工艺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挥发油包合的佳工艺为:采取饱和水溶液法,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60min.结论:桂枝和肉桂混合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石婷婷;陈翠微;吴鑫;曹岗;蔡宝昌 刊期: 2016- 02
-
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诊断
针对“如何实现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的统一”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构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结合的中医辨证模式——先辨别并规范有限、清晰的病机证素,再组合为复杂多样的证名.根据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种病机证素兼夹组合的频次、概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尤其是各种已有的证候诊断标准;结合临床实际,确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类及其命名原则.通过对1028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病......
作者:李婷婷;盛蕾;过伟峰;李国春;李建香;张兰坤;杨小燕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论升而举之以助其阳与降浊去瘀的对立统一
- 2 从新时代患者视角思考中医药研究
- 3 丹苓颗粒的成型工艺
- 4 寒热虚实宜细审温清消补和胃方——杨少山临证用药经验
- 5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体会
- 6 绞股蓝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7 左金丸类方的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和药根碱在Caco-2细胞转运的比较研究
- 8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方法的膝骨关节炎熏洗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 9 基于R语言的养阴通脑颗粒总黄酮提取优化
- 10 痰热清注射液所致静脉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1 自拟通络饮对脑梗塞患者C反应蛋白及脂蛋白a的影响
- 12 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13 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脏的差异基因表达
- 14 苦参碱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15 四妙勇安汤调控核因子-κB活性及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
- 16 新安本草方药学术体系
- 17 宋代社会背景对《黄帝内经》研究的影响
- 18 1362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舌象调查分析
- 19 吴俊喜教授治疗牛皮癣经验
- 20 针刺治疗强迫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