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2期文章
  • 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病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病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新西兰兔分为手法组、模型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5只.前2组通过手术造成骨内高压型动物模型.造模1周后手法组手法施术5周共17次.造模后12周末分别处置动物,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膝关节软骨组织评判退变程度,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软骨组织中度退变,手法组轻度退变;血液流变学项指标观察,仅......

    作者:戴七一;谢智光;黎强;阮萍;覃学流;刘靖;滕居赞;容向宾;韩杰 刊期: 2016- 02

  • 经方治疗面部痤疮

    文章简述了面部痤疮的病因病机,通过临证治验,阐明经方治疗痤疮的特点.文章强调经方治疗面部痤疮,不是专病专方,不是以病因论治,而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辨证论治,即临证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辨方证时结合病因辨证,治疗做到方证对应而治愈痤疮.文章共例举了薏苡附子败酱合赤豆当归散方证、半夏泻心汤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甘草泻心汤方证、大青龙汤方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小柴胡......

    作者:冯世纶 刊期: 2016- 02

  • 蔡连香“重视精血”在妇科临证组方中的应用

    蔡连香老师从事妇科工作50余年,非常重视精血在妇科疾病中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精血与月经病、精血与孕育的关系,以及蔡老师的临证组方,包括调经助孕汤和保卵安神汤,并结合临证举例,分析了蔡连香老师在治疗月经病、妊娠病时“重视精血”的理论根据及临床应用经验.......

    作者:张翠珍;蔡连香 刊期: 2016- 02

  • 汪受传辨治小儿泄泻药毒伤脾证经验

    泄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汪受传教授结合小儿泄泻特点,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药毒伤脾是小儿泄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并根据临床表现归纳为伤阴、伤阳、伤气3个方面,治疗上相应提出了滋阴健脾、温阳健脾及益气健脾三法,同时认为“善于调理脾胃者,非惟脾病治脾,胃病治胃,而必调和五脏则病自愈”,临证时充分考虑小儿生理特点,合理选方用药,寒温并用,随症加减,并注重从整体出发,临床疗效明显,充分表现了汪老师临证随变思......

    作者:李涛;张奕星;毛玉燕;潘玮;严平 刊期: 2016- 02

  • 裘昌林治疗三叉神经痛常用药对采撷

    文章从中药药对的角度出发,整理和分析裘昌林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特色,总结探析了裘昌林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药特色.裘昌林教授善于运用白芷与白芍、升麻与苍术、细辛与石膏、僵蚕与地龙、海风藤与鸡血藤、豨莶草与白毛藤等药对,来针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及运用药对的特色配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卢裕强;裘涛;裘昌林 刊期: 2016- 02

  • 叶新苗针药合用治疗颈椎病经验探析

    文章旨在探析叶新苗教授针药合用治疗颈椎病经验.笔者通过归纳整理并深入挖掘叶教授针药合用治疗颈椎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临床观察证明其方法切实有效,具有可行性,可推广性.叶新苗教授针药合用治疗颈椎病具有理论与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刘彪;叶新苗 刊期: 2016- 02

  • 刘持年诊疗思想介绍与临证处方举隅

    刘持年教授认为,辨病应因人制宜,通过对患者体质辨识,来识病辨证、确定治则治法、遣药组方.同时刘教授强调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治病应“同证异治”,其包括“异病同证异治”与“同病同证异治”两个方面,“异病同证异治”是常法、定法;“同病同证异治”是变法、活法,在同中辨异,方能虽变不乱.临证以整体思维为本,辨证论治为纲,阴阳同治,攻补兼施,中西结合,各取所长,各不为过.......

    作者:李茜;刘持年 刊期: 2016- 02

  • 从太阴病理法方药探讨经方美容

    经方理法严谨,配伍精当,疗效卓著.六经至今百病,六经辨证在中医美容中大有可为.《伤寒论》太阴病篇虽只有8条条文,但其理法在辨治杂病中却至关重要.太阴病多涉及水、血,而水液代谢失常和血液亏虚瘀滞是导致很多损美性疾病的重要病机.文章从太阴病虚寒水饮、津血亏虚、水血同病等角度论述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并相应提出温化水饮、甘温补益和水血同治等治法方药.......

    作者:张心平;张守中;曹灵勇 刊期: 2016- 02

  • 刘嘉湘治疗宫颈癌经验介绍

    文章总结了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教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宫颈癌以正气亏虚,肝肾不足为发病之本,湿、毒、瘀为发病之标.治疗上主张辨证为主,辅以辨病;扶正为主,肝肾为先;速消“徵积”,求功“刀圭”;抗癌祛邪,复其正气.......

    作者:田建辉 刊期: 2016- 02

  • 甘姜苓术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文章探索甘姜苓术汤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思辨方证及应用,剖析原文要旨,运用甘姜苓术汤辨治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窦性心动过缓且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临证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寒湿,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付 刊期: 201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