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10期文章
  • 朱氏伤寒派应用桂枝救逆汤的腹诊经验

    朱氏伤寒派临证善用脐腹诊识别夹阴伤寒体质,擅用桂枝救逆汤等桂枝类方治疗以肾阳虚馁为病理本质的伤寒热病及内伤杂病.笔者借鉴朱氏经验,将此法用于风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产后病等杂病.......

    作者:张玲玲;张薛光 刊期: 2016- 10

  • 《伤寒论》六经身痛证治规律

    六经身痛以表证为主,三阳经身痛从麻黄汤峻汗解表散寒,到柴胡桂枝汤微汗和解营卫,后狂汗出,痛自解.三阴经身痛,皆有本经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尚未入脏腑之里.治疗上有扶正祛邪并用.......

    作者:祝盼盼;陈宝国 刊期: 2016- 10

  • 门成福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述要

    门成福教授是中原门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善于化裁古方治疗各类妇科疾病.门教授在临证中将子宫腺肌病按照“癓瘕”“崩漏”“痛经”等进行辨证,主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3型,分别选用消瘤汤、参芪四物去川芎汤、温经汤为主方,灵活加减用药,调理月经周期、改善症状表现,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6- 10

  • 张俐应用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证经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以腰痛并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张俐教授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从肝、脾、肾和督脉论治,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特点,应用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文章总结张俐教授的临证经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范筱;吴杨鹏;张俐 刊期: 2016- 10

  • 浅析山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应用

    山药药性平和,作用广泛,能补益脾肺肾,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但历代医家鲜有重用者.近代名医张锡纯却对山药青睐有加,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常为君药.文章从张氏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入手,浅析了张锡纯对山药的应用,发现其在山药的用法、用量及剂型选择上都有准绳,临床上主要用于劳热、喘咳、淋浊、久痢、泄泻和消渴等方面.......

    作者:彭浩;刘龙;凌昌全 刊期: 2016- 10

  • 心因性妇科疑难疾病验案介绍

    文章以验案的形式阐述心因性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包括漏下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经行情志异常用黄连温胆汤加生铁落、痉症用真武汤或甘麦大枣汤合半夏厚朴汤、妊娠梦交于镇心安神药中加银戒指、惊辄腹痛在补肾药的基础上结合心病的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马大正 刊期: 2016- 10

  • 丁邦晗“先中后西”治疗心律失常经验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根据目前的指南进行治疗,仍未能取得满意疗效.对此,丁邦晗教授在遵循心律失常相关指南基本精神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律失常,强调“先中后西”的指导思想,并始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在选择用药时始终基于循证原则,为患者提供佳治疗方案,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满花;刘云涛;秦红;丛小飞;丁邦晗 刊期: 2016- 10

  • 冯兴中“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总结

    肝失疏泄、肝郁气滞与消渴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冯兴中教授认为肝失疏泄、肝郁气滞为消渴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而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则是消渴病的病机之本、病机之常.在消渴病的治疗上,冯教授多采取疏肝解郁、益气养阴的治法,临床上每多奏效.......

    作者:高慧娟;冯兴中 刊期: 2016- 10

  • 部分辛味药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特殊功效

    文章介绍了部分辛味药如桂枝、肉桂、防风、石菖蒲、郁金、益母草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特殊功效.笔者认为,在运用部分辛味药治疗精神疾病时,要仔细察证,辨证的确;同时,还要注意药品的质量.笔者还就不少本草书谓石菖蒲“辛微温”或“辛温”及具化痰之力,提出石菖蒲味应辛凉,其能“化痰”者,实乃以其开散泄及芳香悦脾之能以祛浊秽者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6- 10

  • 陶夏平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浅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特色.陶夏平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湿热蕴结肠腑,其中气滞血瘀为局部的病理变化,寒热错杂是病理属性,肝强脾弱是病机关键;辨治中应分缓急、辨脏腑、顾兼症,治疗上宜权衡虚实、气血并调,同时注重患者的情志因素,身心并调.......

    作者:刘明坤;于博文;陶夏平 刊期: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