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辨治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1例报告
2016年2月12日广东省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经过对症支持及中医辨证施治,患者于2016年2月25日痊愈出院.此病属于中医“瘟疫”“疫疹”范畴,病机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在温病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中医辨证施治,给予益气养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体现了温病学理论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指导作用.......
作者:林路平;谭行华 刊期: 2016- 10
-
藤类中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现状
血液系统疾病病种繁多,治疗各异,单纯西药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诸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藤类中药在减轻贫血、抗炎止痛、调节免疫、抗肿瘤、改善循环、改善骨髓微环境等方面确有成效.文章从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逐一论述藤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介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淋巴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对改善血液病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促进骨髓正常造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缓解化疗时......
作者:武彦琴;李达 刊期: 2016- 10
-
中医药对银屑病T细胞相关免疫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西医学从平衡“免疫网络”角度进行研究,中医学按照银屑病的不同证型辨证施治,二者有着极大的共通性.文章将从T辅助细胞(Th)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入手,对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中有关免疫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梅沉成;李玲玲;张云璧;霍春波;曾亚军;张润田;陈广山 刊期: 2016- 10
-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逐年升高的发病率,使得传统治疗药物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新疗法、新药物亟待被研究.随着研究者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新型模式生物以其花费少、生命周期短、结构简单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动物模型在神经系统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中药和天然药物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已逐步被研究者们认可.因此,文章就秀丽隐杆线虫......
作者:宋洁;吴德玲;王桐生;李正;任亚硕 刊期: 2016- 10
-
基于络病理论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证治研究
肺纤维化作为慢性复杂性肺系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文章梳理近5年基于络病理论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证治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基于络病理论肺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研究、中医组方及用药规律研究.其目的在于归纳总结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临床成果,系......
作者:庞立健;吕晓东;刘创;袁佺;赵仲雪;滑振;郑炜东;臧凝子;杨丽 刊期: 2016- 10
-
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雷公藤对各种肾脏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但其对人体多系统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对近十年来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类分析与综述,并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于嫣然;盛梅笑 刊期: 2016- 10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概况,说明目前本病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方向,即建立符合本病特点的包括症状、体征、微观指标及生活质量在内的全面评价量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PID后遗症的疗效.......
作者:尹小兰;魏绍斌 刊期: 2016- 10
-
糖尿病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笔者通过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和患者报告结局(PRO)研究内容的回顾,提出研制糖尿病中医PRO疗效评价量表应结合中医理论,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学说,并按照国际PRO量表的研制规范,终形成包括生理、心理、社会3大领域以及口于、口渴、口淡、口腻、咽喉干燥、喜热饮、喜冷饮、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视物疲劳、心悸、头晕、健忘、腰酸、腰痛、失眠、午后潮热、盗汗、怕热、胸闷、便秘、夜尿清长、烦躁易怒、胁肋疼痛、......
作者:张晟;陆灏 刊期: 2016- 10
-
构建基于临床大数据真实世界的中医药临床科研模式
笔者通过分析开展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困难,探讨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以就诊患者为对象,以临床数据为导向,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基于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利用数据挖掘的理念与方法,构建基于临床大数据真实世界的中医药临床科研模式,评价并分析所有专科专病中医药的疗效,为达成中医专科专病治疗方案的共识,形成中医专科特色,解决临床关键问题提供有效的科研模式.......
作者:邹冲;蒋萌;蒋卫民;刘芳;方祝元 刊期: 2016- 10
-
整合视角下重新看待“中西医并重”
整合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其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而中医和西医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卫生服务体系,二者的分工与整合的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了改变建国后在西医的冲击下中医发展的疲软现象,党和政府把“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卫生方针之一.我国某些省份的中医药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我们需要在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基础上,在卫生整合大潮流中平衡中西医的发展......
作者:彭凯;刘文俊;金晶;熊巨洋;张亮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异常增殖与MicroRNAs关系的研究进展
- 2 从“甘邪”与“玄府”探讨消渴病的因机证治
-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合欢皮镇静作用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
- 4 411例斑秃临床及中医辨证分析
- 5 辛热类中药诱导大鼠阴虚状态的实验研究
- 6 中医辨治小儿厌食症体会
- 7 补气通络汤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 8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新识
- 9 胃癌相关易感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0 MTX联合不同中药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及RORγ t mRNA表达的影响
- 11 桂枝汤和营调卫法之探析
- 12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四诊信息的网络描述
- 13 中药五味文化与五行概念域的意义建构分析
- 14 脾胃湿热证理论源流考
- 15 丹酚酸B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 16 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
- 17 车前草中苯乙醇苷分离纯化研究
- 18 陈金亮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 19 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浆及肝组织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影响
- 20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