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辨证论治看中医在我国精准医疗计划中的作为
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模式,精准医学开启了“私人订制”医疗服务时代.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建立在对个体证候特征的认知上的个体化诊疗过程,其与精准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采用系统生物学以及表型组学等精准医学研究手段研究证的微观实质,以及方剂作用靶点的网络联系,将有助于完善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精明治未病”“精准治已病”和“精......
作者:梅志刚;谭凌菁 刊期: 2016- 10
-
关于我国现行中、西医学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浅见
文章从对我国现行中、西医学现状浅析和中医学未来的发展预期的几点想法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医学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无法突破的原因、中医学与西医学特征类比、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我国现行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优势与瓶颈等问题;第二部分则从中医古籍研究、现代中医临床数据库研发、中医疗法的现代化以及中医养生治未病领域继续深入研究4个方面讨论中医学未来的发展预期.......
作者:高爽 刊期: 2016- 10
-
中医临床试验数据收集的短板与对策
为了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中医技术的有效性,近年来在中国开展了很多中医临床试验.而有效的临床试验结果的获得离不开高质量试验数据的收集.文章从结局指标设计科学性、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及精准性等方面描述了目前中医临床试验数据的“短板”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中国中医药临床试验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高敬书;王桂媛;刘松江;王宇;吴效科 刊期: 2016- 10
-
中医证候模型建立的若干关键问题思考
针对中医证候模型建立的若干关键问题:如何将中医的临床优势转换到基础研究?证候模型建立关注“因”还是“果”?整体指标和微观指标,孰轻孰重?如何整体、综合的评价证候模型?笔者认为,中医治疗外感疾病的基础研究将是中医药证候模型研究的突破口之一;证候模型研究应当更关注对“果”的把控;整体、无创的指标引入将更适合于证候模型的整体药效评价;应当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可数学表征的证候模型评价模式.这样将有机地将中医临......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 10
-
复兴是当代中医创新的主体
一百年来,在西方近代科学孕育下的西医以其成熟的科学体系和业已定型的管理体制,在中国落地生根.在此期间,我们习惯于事业统筹学术的体制和行政号召的方式推进中医的进步,未能重视中西医各自内在科学原理比较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标准化的时代潮流,把中医寄托于西医研究的方法.这是违背大科学观、大医学观的常识性错误,造成了当代中医学术的衰落,误导了中医教育、科研、医疗的方向.在理性反思中自我启蒙,是实现中医......
作者:李致重 刊期: 2016- 10
-
循证量表:现代中医生产力下临床结局评价困境的突围方向
目前的中医临床结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新中医的生产水平和所处社会环境,必须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历史唯物辨证思想为指导,融合哲学和健康领域的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回归中医自然工具的本质属性,提出“循证量表”以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医药临床结局评价新技术体系.本体系应同时满足研究者、医师、患者和卫生管理者的相关健康诉求;需首要建立量表的系列方法学规范、报告规范和定量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同时建立量表解释和......
作者:侯政昆;刘凤斌;陈新林;杨云英 刊期: 2016- 10
-
对KDIGO指南中“推荐不要使用草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探讨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存在一定优势,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来源于草药的中成药用于肾脏病治疗,如雷公藤制剂、虫草制剂、大黄制剂、尿毒清颗粒、肾炎康复片、海昆肾喜胶囊、黄葵胶囊等.然而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KDIGO指南却明确提出不推荐草药治疗CKD,这无疑对中医药临床治疗和研究肾病带来极大挑战.文章对KDIGO指南中“推荐不要使用草药治疗CKD”提出一些思考和探讨.......
作者:毕礼明;王朝晖 刊期: 2016- 10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病例观察法,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完成病例信息采集,主要评价指南的应用符合度、应用效果等内容.统计学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指南应用符合度分析,证候分类符合率高(90.7%),西医疾病诊断、分证治则治法的符合率较高(89.0%、84......
作者:王海隆;姜泉;刘维;彭江云;刘英;林昌松;刘孟宇;吕爱平 刊期: 2016- 10
-
《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研究
目的:通过《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探讨该指南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全国5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共完成47份《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分析指南熟悉和使用情况,评价指南的质量水平和适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熟悉和使用程度下指南的评价结果.结果:指南临床应用熟悉率为85.1%,使用率为68.1%.质量水平评价:指南的适用范围、使用术语、诊断要点评分较高,其他治法、调摄与预防......
作者:李晓丽;刘丽坤;郝淑兰;汪欣文;刘孟宇;史楠楠;刘玉祁 刊期: 2016- 10
-
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阐释并分析该类饮片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合理用药及药物警戒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7味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的ADR/ADE文献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饮片引发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安全事件报道56篇,病例492例,涉及ADR/ADE的饮片共6......
作者:孙小霞;张冰;张晓朦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益肾地龙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分析
- 2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中西医测量量表中概念异同的比较研究
- 3 辛味药研究现状与思考
- 4 中医辨治小儿厌食症体会
- 5 甘姜苓术汤方证探索与实践
- 6 复方通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7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研究
- 8 论中医学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 9 清化颗粒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模型大鼠的减重效应及血清瘦素的影响
- 10 三七三醇皂苷对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行为学、病理形态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 11 王绪鳌教授治疗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经验
- 12 中药治疗536例HIV/AIDS患者HAART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 13 中医学对高原病认识刍议
- 14 马融三焦分治热痫的临证经验总结
- 15 生脉超微颗粒与其散剂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 16 低氧及限水对大鼠肺和肠黏膜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17 肺癌中医临床研究进展与用药思路
- 18 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
- 19 活血散治疗Ⅰ,Ⅱ度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 20 针刀与牵引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