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壮骨健膝方对IL-1 β诱导后软骨细胞表达Caveolin-1、p-p38、MMP-3、MMP-13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骨健膝方对IL-1β诱导后软骨细胞中Caveolin-1、p-p38及其培养液中MMP-3、MMP-13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保护关节软骨的机制.方法:制备兔含药血清;取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第二代软骨细胞,以10ng/mLIL-1β进行诱导,48h后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阻滞剂A组、阻滞剂B组,并设未诱导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不同方法干预6h后,检测软骨细胞及其培......

    作者:陈宝军;闫虎;林学义;张庆;张子怡;王艺茹;李亚楠;苏友新 刊期: 2014- 09

  • 目命门说、玄府说与颅内高压症视乳头水肿

    视乳头水肿是颅内高压症的典型症状之一,《黄帝内经》曰:“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文章阐发目命门说与望目辨证、颅内高压症视乳头水肿及脑疝瞳孔的变化,应用目命门说阐述颅内高压症视乳头水肿的病理生理,并对目命门说、玄府说和颅内高压症的相互关系进行阐发.......

    作者:黄春英;李军艳;郑国庆 刊期: 2014- 09

  • 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体征的异质性及与遗传的关系

    目的: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的症状体征是否存在着异质性的分类现象,及其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辨证依据的症状体征(量化赋值)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症状体征共分析了胸闷、刺痛、甲青、舌色等10类要素.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每类均纳入33例.一类以胸闷、唇青和面紫为主要表现,另一类在上类基础上另有刺痛和舌色改变.且前一类以非家系病例为主,后一类以家系病例为主.结论:纳入的冠心病血......

    作者:王萍;杨海燕;王丽萍;袁肇凯 刊期: 2014- 09

  • 脑卒中后失语的语言功能中西医评价方法探讨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认知活动之一,失语症作为脑卒中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社交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有多种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有效疗法,客观评价失语前后语言功能是证实临床治疗方案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中西医分别从不同视角对脑卒中后失语的语言功能障碍程度进行描述和量化.文章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辨证”,从中医症状学、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神经电生理学......

    作者:王爱琴;常静玲 刊期: 2014- 09

  • 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sVCAM-1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GR人群224例,血糖正常者60名,两组均采用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资料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测定患者sVCAM-1水平,同时对IGR各体质类型与sVCAM-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24例IGR人群中各种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

    作者:陈文辉;李双蕾;赵伟;何智勇;粟麟 刊期: 2014- 09

  • “得气”“气至”“针感”概念之我见

    得气、气至、针感,三者的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得气和气至均有“针与经气相得”和“经气调和”之意,同时气至还有针前气至和气至病所的涵义.针感包括患者针感和医者手下感.其中,患者针感既包括反映针下得气的,也包括能反映气至气调的,还包括与经气变化无关的针感.因此气至的概念包含得气,而针感的概念与气至和得气均有交叠之处.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得气”,应理解为“针与经气相得”,主要研究方向有文献研究......

    作者:林驰;马良宵;苑鸿雯;张鹏;齐丹丹;李静;辛思源;胡妮娟;郝杰 刊期: 2014- 09

  • 脉络舒通颗粒对骨折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颗粒对创伤性骨折后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90只,采用自制打击装置打击其双侧大腿近端建立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给予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给予相应的治疗,12d切取标本,分别记录血栓形成数量,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血管内膜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血栓产生比例分别为40.0%、10.......

    作者:吕鹏飞;梁玉龙;刘宁青;梁枫林;武治红;姚景春;刘向东 刊期: 2014- 09

  • 《黄帝内经》营卫循行时间节律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黄帝内经》“营卫”理论研究,概括出营卫运行的“昼夜日五十度日节律,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日节律,百刻日节律,四时寒热阴晴节律和月盈亏节律”的生理现象及其节律紊乱所致临床常见疾病特点,并以8个名家案例阐明营卫循行时间节律理论对临床常见之失眠、咳喘、水肿、月经病等复杂证候、复杂病机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提出从营卫运行时间节律方面去发现疾病特征性证候,辨识与把握病机,拟定治则,以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

    作者:刘爱玲;周光 刊期: 2014- 09

  • 贾英杰教授运用截断疗法治疗肿瘤学术思想探析

    截断疗法由姜春华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所创立,在中医界引起巨大的学术争鸣.贾英杰教授受姜老“截断”思想的启迪,将截断疗法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贾英杰教授认为肿瘤病因病机复杂,且手术、化疗、放疗对机体产生不同损伤,使病情更加复杂.因此临证时应有先见之明,早期洞察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早截断病势.文章从消癌解毒、通腑逐瘀、先证而治3个方面对贾英杰教授运用截断疗法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析,望得到......

    作者:王晓群;李小江;杨佩颖;张莹;贾英杰 刊期: 2014- 09

  • 郑启仲教授升降散临证应用经验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郑启仲老师遵其意、守其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分别择其治疗猩红热、精神分裂症、习惯性便秘及突发性耳聋4例治验,阐述了郑启仲教授应用升降散的经验,并进行了理论探讨.......

    作者:冯刚;郑宏;郑启仲 刊期: 201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