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构建中医古籍疾病知识挖掘方法
面对新发疾病,中西医理论体系和病名的差异是中医临床借鉴中医古籍筛选治疗方案的严重障碍.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的症状是联系西医病与中医证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立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的中医古籍疾病知识挖掘方法,从文献记录、现代药理学反推以及建立实验模型3方面综合考虑,可解决当今中医临床面对新发疾病和优势病种采用西医病名而不能利用中医古籍疾病诊疗经验的难题.同时,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的中医古籍疾病知识挖掘方法将为新......
作者:陈玥舟;朱建平 刊期: 2014- 03
-
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参与基因转录水平后调控,具有调节细胞增殖、死亡、神经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与中医药防治NAFLD方面关系密切,文章从microRNA与NAFLD的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证候及其防治等方面系......
作者:孟胜喜;胡义扬;冯琴 刊期: 2014- 03
-
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拓展研究的思路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总结,证明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显著,患儿调治后中医证候、脑电图、免疫功能等均得到改善.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将其进一步应用推广:①深入研究其组方原理与药味的现代药理机制,使其符合国际标准,为中外医学界所认可;②通过“大数据”更全面地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情况与治疗手段,使固本防惊汤可以更多地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预防其复发.且该思路或将成为我们中医药以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董幼祺;郑含笑;董继业 刊期: 2014- 03
-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与建设思路
文章介绍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的背景意义、历史沿革和建设思路,认为今后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文献史料,厘清流派发展渊源;②根植传统文化,开展流派传承研究;③立足临床疗效,提炼特色诊疗技术;④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传承人才梯队;⑤加强推广运用,增强辐射影响力.......
作者:王键;郜峦;王又闻;叶敏;叶铭钢;厍宇 刊期: 2014- 03
-
从冬病夏治理论探讨运用标本兼治法防治哮喘的可行性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因其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而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只能将其部分控制.在中医学中,根据冬病夏治理论及哮喘患者临床缓解期病机特点,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时,运用标本兼治法口服中药防治哮喘是有益及可行的探索,该疗法可以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哮喘宿根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不被严寒所伤,减少发作,甚至不发作.......
作者:蒋红梅;樊长征;苗青;王书臣 刊期: 2014- 03
-
浅谈中医思维映射出的哲学态度
作为承载国学思维精华的中医学,重在讨论与生命、健康相关的问题.其能传承至今,自有其思维和方法之优势所在,同时和哲学思维也有一定趋同性,如中医学之意象思维,整体观,圆融和合诸思维与哲学思维之讲论理,求本体、究澈底、重会通,倡忍容颇为暗合.文章重在解读国学、国医之原创思维,同时通过对哲学思维特性的梳理,从中洞悉国学以及国医思维层面映射出的哲学思维以及与哲学思维不完全一致之处如中医学注重大同和小异相结合......
作者:张为佳;张志强 刊期: 2014- 03
-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医体质学探析
医学人类学是医学与人类学相交织的一门边缘学科,30年前由国外引介传入中国;几乎与之同步,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历经30多年日趋完善,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两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学术内涵、研究领域来看,存在很大的交汇.中医体质研究可以采用田野调查、综合考察、比较研究等医学人类学的方法.笔者尝试医学人类学与中医体质学二者的融通,构想中医体质人类学的可能,冀望既有利于中医的自我发展,也有助于中医更好地走向世......
作者:杨奕望 刊期: 2014- 03
动态资讯
- 1 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 2 王小云治疗本虚挟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验案举隅
- 3 基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 4 黄芩药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 5 基于脂多糖诱导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炎性活化的热毒生风型络风内动细胞模型构建
- 6 防感煎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干预和抑制病毒的实验研究
- 7 中药康肾合剂对酒精性肾损伤大鼠尿酶变化及肾脏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 8 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患者代谢组学研究
- 9 中药炮制的现状及出现的新问题
- 10 补肾健脾汤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11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概述
- 12 基于Greene量表评价加味逍遥散两种剂型调节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疗效差异
- 13 马大正运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妇科杂病经验
- 14 补肾活血中药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 15 穴位注射和中药茶“治未病”对去势雌性大鼠SIRT1水平的影响
-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证型与胃肠激素关系的实验研究
- 17 麝香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物中毒76例
- 18 中药肠安泰体外对Co26lu大肠癌细胞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 19 《金匮要略》肺系病证辨治思路及特点探析
- 20 孙桂芝教授从热毒内生辨治喉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