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建立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28d后分别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骨组织形态学等手段,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骨密度(BMD)、骨形态结构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健骨颗粒组股骨颈骨密度和血清CT水平显著升高(P<0.05......
作者:林燕萍;冯尔宥;王和鸣;黄美雅 刊期: 2004- 09
-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PA与PAI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einhibitor,PAI)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fourvesselsobstruct,4VO)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浆t-PA及PAI活性.结果: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可使血浆中......
作者:杨洁红;白海波;万海同;蔡宇 刊期: 2004- 09
-
子宫肌瘤患者症、证特点的研究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症状、体征定量评分,所有结果输入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的证候分型以血瘀为主,兼有肾虚和肝郁,肾虚、肝郁均兼见的复合证型亦占有一定比例.结论:血瘀证是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证型,兼有肾虚和肝郁.......
作者:李冬华;何裕民 刊期: 2004- 09
-
中西医结合加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观察西药氟西汀(百忧解)加中药消郁汤及心理治疗对FD的疗效.方法:对56名健康人和56例FD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FD量表测评;FD患者用西药氟西汀加中药消郁汤及心理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SCL-90评分对比,显示FD患者治疗前的精神症状与健康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
作者:林江;熊东亮;臧宁;江波;林小兰;岑敏 刊期: 2004- 09
-
日本汉方循证医学研究的困难性、现状及其对策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在世界医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EBM并不排斥传统医学,如果传统医学采用科学的临床试验方法,同样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加以评价、应用.日本汉方医学界在EBM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研究获得了汉方实用性的证据,日本东洋医学会还于2001年设立了EBM特别委员会,主要进行东洋医学的EBM研究.......
作者: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 刊期: 2004- 09
-
弘扬仲景学术,开拓伤寒学新思路--评《聂氏伤寒学》
由1800年前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撰写,它开辟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先河,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建立了丰功伟业,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中医临床之基础.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世界文明有了很大进步,人类疾病谱也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没有的疾病现在出现了,过去已有的疾病则与现在不同了.因此,应用理论辨识外感、杂病,亦应结合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深入研究的精神实质.......
作者:王玉川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蚂蟥酶解物不同部位的抗凝活性研究
- 2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穴位贴敷透皮给药治疗豚鼠哮喘的作用
- 3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探析
- 4 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阻断慢性心衰大鼠NF-κB激活MIF、TNF-α及IL-6表达的研究
- 5 《黄帝内经》疾病发生模式探讨
- 6 《黄帝内经》成书于唐代的考证研究与分析
- 7 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思路与方法
- 8 醒鼻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9 H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金线风中7种有效成分
- 10 中医综合方案早期干预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 11 密蒙花茶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研究
- 12 风药在心脉病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 益气补肾活血清热方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14 祛浊通痹方抗炎镇痛作用及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
- 15 论古天文学斗极对“肾为先天之本”理论构建的启发
- 16 附子黄芩配伍减毒存效研究
- 17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 18 中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认识
- 19 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肺热津伤型的疗效观察
- 20 柴黄益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