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9期文章
  • 论经穴的穴组与组合穴

    经脉的穴组和组合穴是指在同一条经脉上的1~3寸之间分布的2~3个神经、血管、肌肉相同,主治功能相似的穴位,胸腹背部的同结段腧穴亦有类似分布.通过对经脉的某一段或某一局部邻近腧穴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把此类腧穴定为穴组和组合穴,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穴位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戴晴;陈峰 刊期: 2004- 09

  • 反佐法刍议

    文章论述了反佐法的渊源与本义,应用的原则与适用的范围.具体讨论了反佐法应用的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反佐法的概念及与佐制的区别.......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04- 09

  • 中医体质概念的争鸣及其原因探析

    近年来,体质学说的研究发展较快,但对体质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至今尚未统一.本文探讨了中医体质概念争鸣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质概念的外延应该局限于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范畴.......

    作者:邢玉瑞;苗彦霞 刊期: 2004- 09

  • 抑喘胶囊对实验大鼠组织器官的影响

    抑喘胶囊系临床经验方制剂(由苏子、猪胆汁、礞石等组成),笔者拟通过本实验对其临床用药的部分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作者:李友林;郭亚红;倪健;孙瑞华 刊期: 2004- 09

  • 芪丹煎对家兔心肌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

    以黄芪丹参为主药的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芪丹煎是笔者防治胸痹心痛病证的经验方,经十几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笔者曾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为对象,观察到本方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本研究拟观察芪丹煎对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周俊琴;安军;夏先明 刊期: 2004- 09

  • 推拿在高血压病患者干预中的作用与临床研究

    按摩推拿操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推拿对高血压病的疗效,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笔者进行了有关自我推拿对高血压病干预的研究,在加强对公众、专业人员和高血压病患者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规范用药的基础上,辅以自我推拿进行治疗,以期发现其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干预中的作用.......

    作者:罗凛;薛卫国 刊期: 2004- 09

  • 肝脂消胶囊抗大鼠脂肪肝药效学实验研究

    肝脂消胶囊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临床经验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及高血脂引起的脂肪肝疗效较好.为进一步证实该药的临床药效,本研究拟动态观察肝脂消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重的影响,并观察对大鼠高血脂30d时肝TC、TG、LDL、HDL含量,肝指数、肝脂肪面积与厚度的变化,为本方临床主治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提供药理学实验......

    作者:谢春娥;李军祥;司银楚 刊期: 2004- 09

  • 白花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白花蛇是临床治疗肢体麻木、关节肿胀、筋骨疼痛等风湿顽痹的常用动物药材.笔者就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龙全;肖本见;杨和春 刊期: 2004- 09

  • 夏季临床应用淡附子举要

    淡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历代均有夏季慎用淡附子之训.笔者经多年临床应用该药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应用得法,药量适可,中病即止,亦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择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蔡行平 刊期: 2004- 09

  • 李秀林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研究

    李秀林教授系中原名医,临证用药,法度严谨,尤善用经方.其取百家之长,汇诸家疗中风精华,有常有变,疗效显著.笔者随李老师侍诊,深感其妙思灵变.现李老师已去,谨将其诊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摘录如下,以示纪念.......

    作者:李连章 刊期: 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