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基于正交设计研究不同针刺因素对皮质酮肾阳虚大鼠血清CORT、ACTH及下丘脑CRH mRNA表达的影响
孙凌杰;姚海华;闵友江;程立红
关键词:正交设计, 肾阳虚, CORT, ACTH, CRH
摘要:目的:以皮质酮(CORT)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佳组合.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选择、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RT-PCR检测下丘脑中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个参数的主次及每一参数不同水平的优劣.结果: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由大到小是捻针角度、穴位选择、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捻针角度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或重要因素(P<0.01,P<0.05);腧穴的选择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P<0.05);捻针频率是主要或次要因素(P<0.01,P>0.05);而捻针时间相对来说是次要因素.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捻针30s或120s.本实验研究中捻针角度对疗效的影响大,其次为穴位选择,再次是捻针频率,次是捻针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