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症状学角度探痫病“癫”“痫”病名之演变
中医学史上,以“癫”“痫”同称痫病之象甚久,至唐代孙思邈立“癫痫”之名,以“癫”命名痫病之象渐少,“痫”之名逐渐独盛.文章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探求古代医籍,认为痫病之所以历经“癫”“痫”病名之演变,是因为二者症状内含不同,且二者之症状亦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之故,癫”“痫”病名之演变,亦是历代医家对痫病的认识在探索中逐步成熟和完善之反映.......
作者:王秋;刘金民 刊期: 2018- 12
-
基于中医古籍文献的湿疹病名及鉴别
为探讨湿疹在中医古籍文献中的病名论述,文章根据湿疹典型临床表现,以“浸淫疮”“香瓣疮”“四淫”“湿疮”“火革疮”“绣球风”“奶癣”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相关中医古籍文献.结果发现,《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篇》等18部中医古籍从病名、临床表现、鉴别诊断、饮食调护等多层次、多角度均对湿疹进行阐释.因此,可以通过对湿疹中医古代文献病名及鉴别诊断进行系统梳理,对其古今病名进行规范化研究......
作者:郑胜;孙丽蕴 刊期: 2018- 12
-
权衡观视域下证法方药体系化阐析
中医学是一门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整体视角科学.人体是一个内外密切联系的整体,生理状态下,生命机能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条不紊的平衡运行.一旦平衡被打破,机体呈现出病理状态中的功能紊乱.从整体观对证法方药的两者关系展开论述.把控诊疗体系的整体性视域,系统性将证法方药一体化进行阐析,权衡视域至关重要.......
作者:赖志亨;庞艳阳;曹毅 刊期: 2018- 12
-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与《难经》
文章以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作为理论指导,对《难经》中形、气、神3个方面的阐述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案例阐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指导《难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由此得出,《难经》中深刻体现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以此理论不仅可以指导经典文献的研究,而且可以更好的将研究结果用于临床实践,从另一个角度更快的认识疾病的形、气、神3个要素,寻找出具有针对形、气、神三方面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临床诊断效率的提升......
作者:赵吉超;章文春 刊期: 2018- 12
-
《金匮要略》食忌篇研究概况
《金匮要略》后两篇专论饮食禁忌,为后世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其中一些条文含有迷信色彩,部分内容令人费解,由此引起此是否为仲景所著之争.但不可否认,其中蕴藏的中医食疗等内容,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内容考证方面,以日本学者森立之之功著.注解方面,古代注家着眼中医,多从五行生克制化,物性相感人手探讨,近代有中西医汇通解析,当代学者侧重总结其学术思想,或结合现代医学阐释.但仍有未完善及值得深入研究之处......
作者:银赟;张琦 刊期: 2018- 12
-
经方“中风”理论源流与证治
“中风”乃经方三阴三阳体系之核心概念.历代医家对其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文章以经方医学理论源流为轴,研究“中风”的理论源流及其证治方药.“中风”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主要内涵以病因学概念为主;时至东汉末年,“中风”之内涵随着六经体系的初步建立已上升至病机学概念;待至隋唐时期,经方辨证论治之理法方药系统已日趋完备,“中风”之内涵在病证学概念上日臻完善,且其证治方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量的扩充.若欲......
作者:瞿溢谦;林树元;刘佳佳;曹灵勇 刊期: 2018- 12
-
论中成药的命名与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成药命名的规律和依据进行研究和归纳,发现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成药命名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中成药的命名作为历代中医药从事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但也存在夸大作用、暗示疗效等不规范问题.中成药的命名不仅应该做到合理、规范,也应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与丰富内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作者:张碧华;邵晖;李怡;胡欣 刊期: 2018- 12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及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等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机制.方法:选择CHB患者556例,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肝组织活检,测定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ALT、AST、HBVDNA水平.结果:①556例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6组:瘀血阻络证44例、肝肾阴虚证42例、肝郁气滞证48例、肝郁脾虚证2......
作者:梁惠卿;许诗霖;毛乾国;张嘉挺;杨嘉恩;吴春城;钟群燕;连开伟;蔡洋;罗晨;庄鸿莉;陈少东 刊期: 2018- 12
-
不同剂量活血灵方对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活血灵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1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活血灵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创伤性造模方法制备大鼠骨折模型;各组在造模前1周灌胃,每天1次,连续14d;于造模后第7天取各组大鼠大隐静脉血栓测量重量,取各组大鼠腹腔血液检测凝血功能、生化法检测SOD、GSH-Px、MDA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静脉组织、......
作者:郭珈宜;范仪铭;李峰;崔宏勋;郭冰;郭艳幸 刊期: 2018- 12
-
以伏毒新识为核心探讨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肾实质发生损伤,肾脏功能减退,甚至发生萎缩,进而出现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引发一些列临床症状的疾病.近年来各位医家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都有所阐述,随着伏毒新识的推广,对慢性肾衰竭病理产生机制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认识进一步加深.现从伏毒新识渊源、慢性肾衰竭危险因素与伏毒致病的关系、慢性肾衰竭病理机制与伏毒的关系、运用伏毒新识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等方面阐述伏毒新......
作者:沈金峰;罗富里;胡芳;黄伟;谢娟;晏子友 刊期: 2018- 12
动态资讯
- 1 浅析“五精所并”理论与中风证治
- 2 经方治疗经期诸症验案6则
- 3 口糜方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 4 芪白平肺胶囊对慢阻肺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脾气虚证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 6 冠心病中医痰证与客观化指标关系研究概述
- 7 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
- 8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
- 9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调节受损与糖尿病中医证候比较
- 10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针灸效应中的作用
- 11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太阴虚寒证红外热成像特征的研究
- 12 谭新华从虚郁瘀毒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 13 经方的表阴证
- 14 生脉超微颗粒与其散剂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 15 复方木防己汤对AA大鼠滑膜细胞类肿瘤样增生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16 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制作
- 17 补肾助孕方联合促排卵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FSH、LH、E2及内膜的影响
- 18 中医药在麻醉学领域应用前景评述
- 19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 20 附子生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