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手术方法建模的评价和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动物模型的制备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进一步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较多采用开腹手术的方法制备,建立后的模型与人类盆腔炎性疾病的症状较为类似,但其致病机制与临床发病机制不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开腹手术的动物模型,使之更贴近临床,本综述对手术建模的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因素致病的方法及其利弊展开谈论.......

    作者:李雪;刘金星;师伟;吕姝菡;刘鹏飞 刊期: 2017- 04

  •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抑制TNF-α、IL-6、IL-1β、趋化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调节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上调IL-10,阻断过度活化的TLR受体及其上下游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等.......

    作者:许超;吴倩;张芳 刊期: 2017- 04

  •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展

    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体外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正逐渐在中药复方药效学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供体动物的选择、给药方案、采血时间、血清的处理及保存等方面探讨如何确立佳实验方案,以期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另外,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血清药理学在生物体各系统中的主要研究应用进行阐述,并对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讨论,提示中药血清药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共同发展,定能使中药更好......

    作者:国锦;高燕;赵渤年 刊期: 2017- 04

  •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药临床数据挖掘方法浅探

    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特点虽增加了传统医学在复杂临床环境中的优势,却又不利于中医药研究范式的构建.在全球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中医药临床的数据挖掘工作逐步开展,为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整体水平,完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相对于随机对照试验(RGT)所需要的高级别临床证据,好的比较效益研究准则(GRACE)更关注贴近真实世界的队列研究.而在真实世界研究(RwS)中引入贝叶斯倾向......

    作者:许鸣;陆嘉惠 刊期: 2017- 04

  •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临床辨治思路探讨

    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属中医“痿证”“瘩痱”“痿痉”“痿痹”的范畴,其病多与中焦脾胃和痰湿内生有关,上犯心肺,下传肝肾,终至元气大伤为其主要的传变规律,可归于湿困中焦、脾阳虚弱和肾虚痰阻3个基本证候,结合瘀血、浊毒、内风等兼证综合辨治.同时在临证中注意固护正气,养护有度,用药有据,形神一体,从而起到稳定病情、延缓进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董兴鲁;韩奕;张肖;康利高阁;高颖 刊期: 2017- 04

  • 基于大数据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方法的思考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但其成果未进行客观化评价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构建适合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关键因素;大数据、云平台将为中医药个体化诊疗能力的提升及服务模式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实现隐性知识的发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药理学为“验方”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凝练并创新其学术思想,将有效地提高中医临床的决策水平.结合真......

    作者:符宇;范冠杰;黄皓月;林玉平 刊期: 2017- 04

  • 跨文化视角下中医文本的“丰厚翻译”述评

    通过阐释中医翻译中存在的“文化空缺”与“文化缺省”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引入“丰厚翻译”作为跨文化翻译研究的工具来应对中医翻译中的“文化空缺”与“文化缺省”,探讨“丰厚翻译”的两点优势,即有助于中医文化的独特性作为一种文化现实保留在译本中,使译文读者得以接触源语文化,促进中医文化的真正再现与传播;同时,充分体现译者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具化译文文理细节,深化译文医理精髓,让中医更丰厚地进行跨......

    作者:杨星君;叶进;丁年青;任荣政;朱爱秀 刊期: 2017- 04

  • 走向状态医学:精准医学开启的医学革命

    文章从分析疾病医学的局限性及面临的困境着眼,指出精准医学的意义不是基于疾病医学的精准,其核心是建立一个能个性化地描述人体状态并实现个性化调控的状态医学体系.而一直不被西方医学乃至西方科学理解的中医学,本质上就是一个状态医学体系.与今天美国精准医学着眼于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物组等研究,从微观层面建立人体状态描述不同,中医学的人体状态描述是基于整体层面建立的.近年来,随着复杂性科学的进展,生物体内“测......

    作者:袁冰 刊期: 2017- 04

  • 含肾毒性中药材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分析及对策

    含肾毒性中药材中成药,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肾毒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中心门诊用药的实际病例,发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含肾毒性中成药,规范其限量标准、对肾毒性成分的基础研究及安全性评定等函待解决的问题,为含肾毒性中成药的使用提出建议及监管措施,才能使其安全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作者:陈家仪;杨耀芳;魏新萍;储继志;金蕾 刊期: 2017- 04

  • “辨证论治”的反思与探讨

    辨证论治作为现代中医的特色之一,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曾经为中医的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时代变迁、学科发展等,辨证论治已经被教条化、简单化,而且存在背离个体化治疗、失去传统中医的神韵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辨证论治进行反思与探讨.......

    作者:张静远;于蓓蓓;周春祥;林辰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