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浅谈易筋经修炼与形气神的关系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强调人体是有形气神三要素构成的,并且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易筋经是一套整体性身心并练、内外兼修的保健养生功法.精练勤思,可达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效果.文章试从形气神的角度来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愈病强身的机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以及修炼健身气功对人体形气神锻炼的重要性.......
作者:肖微;章文春 刊期: 2017- 11
-
三伏灸不同灸量对支气管哮喘新西兰兔细支气管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伏灸治疗过程中不同灸量对支气管哮喘(BA)新西兰兔的胸部温度及肺细支气管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雄性兔子3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A)组、空白(B)组、对照(C)组、实验(D)组、地塞米松(E)组.进行BA气道重塑模型造模后,于“三伏天”以隔姜灸加中药贴敷法干预,并使用红外热象仪进行胸部温度监测.疗程结束后,取新西兰兔右肺,HE染色观察对比不同组新西兰兔右肺细支气管形态结......
作者:文婧;苏美玲;李淑娟;董亚琴;陈铭 刊期: 2017- 11
-
小儿情志异常源流与“肝常有余”探讨
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小儿情志”与“肝常有余”理论的形成源流与主要文献,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生长成长因素影响,发现惊恐、郁怒等负性情绪是小儿情志异常的主要病因.伴随成长,郁怒成为青少期不良情志的主要诱因.总结小儿“肝常有余”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表明肝常有余是小儿情志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从肝论治小儿情志异常成为重要病机.......
作者:杨苾;史亚飞;郭丽丽;徐志伟 刊期: 2017- 11
-
论脉搏波客观化和定量化研究的症结所在
目前,脉搏波的量化研究过度关注实测脉搏压力波的脉图特征分析.按照波传播分析,脉搏波特性由反映生命体整体的脉搏波系统本构方程决定,单点脉搏压力波脉图信息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医脉诊的整体信息.脉图降支上出现的峰和峡,属于波的弥散和耗散所引起的、叠加在主波上的次级震荡,并不反映脉搏波的本质特性.为满足“能量低原理”,健康人的理想脉搏波应在血管分叉处畅通无阻而无反射波,相当于中医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谐状态.......
作者:王礼立;王晖;杨黎明;陈霞波;姜锡权;龚文波;浣石;张业 刊期: 2017- 11
-
汪受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利用聚类和关联原则分析方法挖掘汪受传教授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汪受传教授门诊治疗MP感染性咳嗽的142份病案为基础,通过使用SPSS17.0和Clementine12.0软件对24味高频药物进行Q聚类和关联原则分析,探究其用药规律.结果:汪受传教授治疗MP感染性咳嗽以肃肺降逆为主,配以清热化痰、宣发肺气之品.结论:基于聚类和关联原则分析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
作者:姜茗宸;戴启刚;徐珊;汪受传 刊期: 2017- 11
-
中医五脏寒热证素特征的红外热像图识别方法初探
中医五脏寒热证素的病位证素是五脏,病性证素是寒热.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非常灵敏的检测到机体体表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中医五脏寒热证素特征与红外热像图之间的关系,可为中医辨证的数字化、客观化提供新的思路,为辅助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法.由此,文章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五脏寒热证素特征中的应用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初探,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提出看法.......
作者:周娴;黄碧群;许艳巧;卿龙丽 刊期: 2017- 11
-
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目的:评价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由11家医疗机构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的方法,主要围绕指南内容的临床适用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从诊断、辨证、治疗等方面与指南内容进行比较,填写一致性测试表及一致性测试报告.结果:226例临床资料与指南比较,诊断部分、预防与调摄部分一致性较高,辨证分型及治则一致性稍低,由于......
作者:宋建芳;戴启刚 刊期: 2017- 11
-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及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l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45例(28.13%);气虚质32例(20.00%);阳虚质22例(13.75%);阴虚质28例(17.50%);痰湿质21例(13.13%);湿热质4例(2.50%);......
作者:景光婵;古文娟;张孟仁 刊期: 2017- 11
-
艾滋病中医药疗效评价分析与PRO量表应用展望
文章分析了近30年来艾滋病中医药治疗文献,总结分析了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并分析其不足之处,并详细介绍了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量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国内PRO量表研究现状及艾滋病相关PRO量表研制情况,指出PRO量表是任何关于健康状况和治疗结果直接来源于患者的报告,是比较直接的从患者角度提供有关治疗效果的证据,是疗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推断出PRO量表引入艾滋病中医药治......
作者:马秀霞;孟鹏飞;宋夕元;丁雪;李亮平;杨超华;邱荃;王豪杰;韩迎东;徐立然 刊期: 2017- 11
-
从炎性反应角度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心力衰竭的意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导致心脏病患者病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结合中医毒邪致病理论和现代医学对炎性反应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等角度分析了中医“热毒”理论与西医炎性反应学说的共同点,阐释了两者间的相关性,从新的视角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指出心力衰竭病机以气(阳)虚为本,血瘀毒热为标,内生毒热损心是其“标实......
作者:柳金英;任莹璐;任卫全;郭淑贞;王伟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40例临床观察
- 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素特征研究
- 3 郑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评析
- 4 右旋龙脑-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和溶出度的研究
- 5 健脾养心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
- 7 从“一气周流”探“消渴外感”
- 8 异种骨髓移植后苏木水提物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 9 朝药鹿茸提取物对哮喘小鼠p38 MAPK表达及IL-4等的影响
- 10 腰椎滑脱症131例X线片观察
- 11 金丹活性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 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方药研究思路探讨
- 13 维药爱维心口服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5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肝复乐治疗肝细胞癌的抗癌活性成分
- 16 脑心通胶囊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肱动脉内皮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 17 汤剂优势及改革思路之我见
- 18 恐伤孕鼠对其血浆ACTH、GC含量及仔鼠发育情况的影响
- 19 何子淮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经验
- 20 基于庄子的医学哲学论心病、身病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