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寻常型银屑病辨证治疗的思路、难点及对策
寻常型银屑病易诊难治,原因是病因多端,病机复杂.文章根据长期的临床研究,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与证候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归纳,提出了新的辨证治疗思路,并列举临床治疗常见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6- 12
-
浅议黄芩汤
黄芩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与少阳合病之方,然而历代医家对此方的理解见仁见智.文章结合古人对该方的理解,以及个人临证3个验案,探讨黄芩汤的六经归属、方证特点.笔者个人认为黄芩汤证患者多见:多平素脾虚虚弱,大便稀溏.可由外感诱发,以下利为主症,临床见症主要为腹痛、腹泻、口苦,且呕恶多见,可伴有发热恶寒.脉象多以细弦之少阳脉为主,可兼脉数.......
作者:张立山;李超 刊期: 2016- 12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中医的“证”和“病”强调的是宏观,辨西医的“病”强调的是微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现代研究来看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单一的辨证已不能有效把握本病的本质、治疗、转归及预后,必须运用辨病与辨证相合的方法来论治.风寒湿热等外感因素是发病的条件,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起诱发作用,而肾督阳气亏虚与肝肾阴精不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故而温肾壮督、补益肝肾是本病的治本之道,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辨病同时结合辨证,......
作者:丁德经;周学平 刊期: 2016- 12
-
盛国荣以“气”论治疾病经验总结
盛国荣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学专家,文章通过梳理盛国荣先生的相关论文论著,发现其重视“气”在中医学中的运用.盛老将“气”分为“外气”与“内气”,并认为二者与人体健康相关,故临床上不仅擅长以运气学说指导疾病治疗,亦能灵活运用各类调补内气之法治疗疑难病症,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朱安宁;孟宪军;徐伟伟;王昱 刊期: 2016- 12
-
李德新辨证论治思想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涵深厚,包含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中医几千年来防治疾病的实践沉淀和理论结晶.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德新教授,临证教学50余载,熟谙经典,博采众方,融会新知,学验俱丰,对辨证论治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就李德新教授如何理解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如何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何利用辨证指导论治等观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启迪同道的中医思辨思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海英;常璐璐 刊期: 2016- 12
-
张晓杰从肝论治皮肤病经验介绍
文章从病机认识、临证经验、验案举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张晓杰教授从肝论治皮肤病的学术思想.病机方面,张教授认为肝主调畅情志、肝为气血调节之枢与皮肤病发病关系密切.基本治法有疏肝、清肝、养肝以及三法交叉配合应用,就皮肤科常见病银屑病、慢性荨麻疹、青春期后痤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黄褐斑从肝论治的经验,做了详细介绍.......
作者:狄伟;张晓杰 刊期: 2016- 12
-
娄多峰治疗风湿病经验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娄老提出了“虚、邪、瘀”痹病理论,“虚、邪、瘀”既可作为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又可作为风湿病的辨证纲领,治疗时针对“虚、邪、瘀”合理运用“扶正”“祛邪”“疏通气血”等治疗大法.娄老诊治风湿病的理、法、方、药自成一体,独树一帜,使复杂的风湿病的诊治化繁为简,疗效突出,体现了中医诊治风湿病的独特优势.......
作者:曹玉举 刊期: 2016- 12
-
王坤根运用“气化”理论诊治疾病的经验分析
文章分析了王坤根老中医临床运用“气化”理论诊治疾病的经验.通过复习中医气化理论和对跟师期间随诊病案的学习,分析王坤根老中医将“气化”理论用于疾病诊治的经验.王老师认为,从“气化”论治诸疾,其要在于明其生化胜复之道,气机运行之理.若气不化津,内生诸邪则治以化阴浊;气失流行,津血阻滞则治以行郁滞;胜复之道,五脏相传,则治以合气宜.气化异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调节气机,“无失气宜”则是诊治疾病的核心......
作者:孙洁;李秋芬;林友宝;智屹惠;沈淑华;黄立权;王坤根 刊期: 2016- 12
-
论嗓外针刺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之嗓病
痉挛性发声障碍是一种少见且病因不明的疾病,西医治法存在痛苦大、疗效不确定及复发等问题.中医病因病机侧重于情志伤肝与脏腑功能变化及外邪所伤.经络与嗓部的密切联系既说明喉部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又是嗓外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治疗以疏肝解郁为重、益肾润肺为要、健脾化痰为助、宣通咽喉为佐,针刺首选肝心经穴位,次取肺肾经、阳明、太阴经,辅以任督冲脉.只要辨治准确,中医针灸嗓外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谢迁;吴中朝;王兵;王宁宇;张宁;周宇 刊期: 2016- 12
-
国医大师石学敏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探析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不断的充实发展,提出了调神导气止痛法,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认为风邪是主要病因,经脉不通是主要病机.在治疗过程中重视“神”的理论内涵,强调以脑统神,以针调神,神气相随.重用人中、内关,配合局部交会穴和三孔L穴,能明显提高止痛效果.......
作者:王自兴 刊期: 2016- 12
动态资讯
- 1 桂枝汤对糖尿病大鼠右心房自主神经重构的调节作用
- 2 熊继柏教授辨治痿证验案5则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当代脑瘤中医医案诊治规律分析
- 4 参附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观察
- 5 外感咳嗽之三阳合治
- 6 健脾补肾方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 7 BZL方对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LKB1-AMPK-ACC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8 风痛宁煎剂配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 9 经方辨治糖尿病腹泻
- 10 电针大椎及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痴呆36例临床观察
- 11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的初步研究
- 12 扶阳法辨证-治疗次第化量表的建立
- 1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的消化系统效能等级针灸病谱研究
- 14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 15 基于Oncomine和GEO数据库分析SEC24D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穿心莲内酯的干预研究
- 16 不同治法对脑老化小鼠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及神经元密度的影响
- 17 何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韬略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SLE临床研究
- 19 抱茎龙船花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20 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