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9期文章
  •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一直是中西医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亦在不停进步.文章对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在病理学、微生态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多个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提出目前研究中普遍存在辨证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检测指标重复,多学科交叉缺乏等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王祉;李福凤 刊期: 2014- 09

  • “心肾相交”在现代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文章探讨“心肾相交”在现代心血管中应用,为心系疾患的临床诊疗和未来科研提供可参信息.研究“心肾相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临床诊疗成果的共性特征.中医补肾法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疾患中优势更加突显,辨证治疗中更加合拍,临床科研伴随基础研究渐深入且阐幽明微.基于“心肾相交”的补肾法广泛应用于现代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该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心血管系统的内涵与外延中拓展的更深更广.......

    作者:林飞;王阶 刊期: 2014- 09

  • 中药提取物及单体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针对老年性痴呆的中药研究已深入到细胞、蛋白质和基因水平,虽然中药提取物的有效组分复杂,中药单体的提取也面临着困惑和争议,但中药提取物和单体干预老年性痴呆的机制研究还是逐步深入.针对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假说如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胆碱能学说、氧化应激、钙代谢紊乱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体内和体外干预研究,恰恰展现了中药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的优势.......

    作者:韦云;刘剑刚;李浩;唐旭东 刊期: 2014- 09

  • 中药“十八反”藜芦相反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笔者收集整理近50年来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的现代文献105篇,从理论探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3个方面综述其目前研究成果和现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结果发现50年来中药“十八反”藜芦相反药物配伍禁忌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诸参”范围及其增损讨论;由于藜芦毒性较大,一般不作内服,其少数应用主要为外用,以藜芦-苦参治疗皮肤疾病应用为主.实验研究早期主要为以动物死亡......

    作者:章晶晶;范欣生;杨环;蒋辰雪;李芸;戚中华 刊期: 2014- 09

  •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普通人群中流行的精神障碍之一.针灸治疗该病与行为、心理及药物疗法等比较,具有可行性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优势.文章从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选穴、方法、相关的作用机制这三方面,对近几年针灸治疗PTSD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依据.......

    作者:金睿;李西云;郑成强;王觉;张虹 刊期: 2014- 09

  • 化痰中药抗肿瘤复发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复发转移是导致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防治措施.从中医病机来看,肿瘤与中医“痰”存在密切联系.化痰药是中医临床治疗肿瘤常用的中药种类,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不断揭示出化痰药中有许多抗癌活性成分.文章综述了化痰中药在对肿瘤细胞本身、癌周微环境、宿主内环境几个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从痰论治肿瘤的复发转移提供了依据.......

    作者:修丽娟;魏品康;秦志丰;刘煊;陆烨 刊期: 2014- 09

  • 中医治疗突发传染病的优势回顾及构建温病学防治传染病体系之思考

    近年来,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传染病频发.文章就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的中医治疗情况和治疗优势进行回顾分析,并系统归纳了中医治疗传染病的几大优势;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发展温病学理论,培养有志于传染病学事业的温病学人才,构建温病学防治传染病体系是重中之重.......

    作者:肖倩倩;张福利 刊期: 2014- 09

  • 基于数字化四诊合参的帕金森病针刺研究策略

    笔者拟选取帕金森病(PD)病例,通过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获取PD患者的数字化、量化四诊特征,利用诊疗仪的辨证识别模式结合临床医生的主观辨证,形成帕金森病的数字化中医辨证诊断方案,并检索针灸古籍治疗颤证及国内外针灸治疗PD的相关文献,获得针刺干预PD策略,建立针刺干预PD数据库,为针灸临床治疗PD提供参考.本研究初步实现对PD患者各阶段四诊特征、针刺干预措施及疗效反应的实时动态记录,为规范针灸临床研究......

    作者:钱桂凤;潘秋银;郭峥嵘;王暘;杨学智;牛欣;马良宵 刊期: 2014- 09

  • 代谢组学与“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研究思考

    “肾在液为唾”是中医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关于唾液与肾相关的内在机制研究还比较少.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探讨肾与唾的相关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从脾肾两脏对唾液代谢的影响差异以及“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动态演变过程中唾液代谢组学的变化来探讨肾与唾相关的内在机制,既有助于阐释“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肾藏象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寻找肾藏象相关疾病早期诊断的生......

    作者: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 刊期: 2014- 09

  • 痰湿体质的遗传特征与研究模式探析

    中医体质理论认为,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痰湿体质逐渐成为一种较常见的体质类型,是目前研究多、深入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痰湿体质的遗传学研究表明,痰湿体质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代谢紊乱的总体特征,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易感体质类型,并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痰湿体质是否是具有遗传特征的“多基因体质”,存在着哪些与代谢相关的......

    作者:李英帅;王济;李玲孺;张惠敏;郑燕飞;王琦 刊期: 201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