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针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53例身体质量指数(BMI)>25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为针灸组、针灸联合二甲双胍组、针刺安慰联合二甲双胍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人体体征、临床血清学指标、糖脂代谢指标、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3组治疗前人体测量学指标、血清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各项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3组......
作者:李荔;莫蕙;文斌;张婧;李屹;陈文芬;黄晓文;彭秀红;李洁明 刊期: 2014- 07
-
198例混合痔舌象特征及辨证分型临床研究
目的:对混合痔临床分期Ⅱ-Ⅳ期及各证型的舌象特点进行客观化分析,以期为混合痔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住院择期手术混合痔患者198例,按不同主要症状分为A组(Ⅱ期长期便血)、B组(Ⅱ期便血伴痔核脱出)、C组(Ⅲ期)、D组(Ⅳ期);按证型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运用ZBOX-Ⅰ舌脉象仪采集舌象图片,通过分析软件获得舌象特征指数,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期及各证型舌象特征指数的差异.结果:......
作者:钟盛兰;张伟;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14- 07
-
论叶天士对仲景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通过对叶氏医案的研究分析可知,叶天士继承了张仲景的治学方法,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理法研究有极为高深的造诣,他一改各家注释《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独辟蹊径地研究如何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证指导临床辨治,如何变通化裁经方使之能有效地治疗当时的各类疾病,叶天士在经方变通应用与《伤寒论》理法创新应用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说叶氏是经方化栽应用的大师,是经方今用的......
作者:王邦才 刊期: 2014- 07
-
仙茅对正常/虚寒大鼠孕烷X受体及其介导的药物代谢酶CYP3A和运转蛋白P-gp的影响
目的:明确仙茅对正常、虚寒大鼠孕烷X受体(PXR)调控药物代谢酶CYP3A和转运蛋白P-gp的作用差异,为探讨其药效表达差异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连续21d肌注氢化可的松粉针剂20mg·kg-1·d-1塑造虚寒大鼠模型.从第15天开始,正常、虚寒大鼠连续7d分别灌胃仙茅大、小剂量(30、20g/kg)水煎液.观察正常和虚寒状态下仙茅对PXR及其介导的药物代谢酶CYP3A和转运蛋白P-gp的影响.结果......
作者:薛春苗;张冰;金锐;林志健 刊期: 2014- 07
-
痰瘀互结型卵巢囊肿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型卵巢囊肿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雌二醇联合脂肪乳造模法复制痰瘀互结型卵巢囊肿动物模型,并用加味桂枝茯苓丸进行药物反证治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卵巢脏器系数,全血黏度、红细胞凝集指数、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后,各指标显著降低(P<0.05,P<0.01);病理检测模......
作者:张仲林;凌保东;袁明勇;罗伦才 刊期: 2014- 07
-
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与炼丹术
龟龄集是现存唯一的升炼养生丹药,其所承载的传统药物制作技艺基本反映了炼丹术“药物、炉鼎、火候”等核心要素的大致内容.炼丹术是传统药物制作技艺中为复杂的工艺技术,其传承十分艰吝,至今已没有人完全掌握炼丹术的技艺.通过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的考察,大致可以还原炼丹术的主要工艺技术.但是龟龄集的传统制作技艺也正面临着被丢弃或改造的危机,因此,必须重视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以确保养生丹药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
作者:程志立;柳惠武;宋歌;柳长华 刊期: 2014- 07
-
基于蛋白质组学对肾气虚证患者卵泡液的研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肾气虚引起的卵泡液蛋白质组分变化及二至天癸颗粒的干预作用,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丰富“肾主生殖”理论.方法:肾气虚受试者66例随机分为二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别在体外受精(IVF)周期前2个月经周期及IVF周期服用二至天癸颗粒和安慰剂.选取33例男方因素不孕的妇女行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观察......
作者:连方;王岩;孙振高;郑玫 刊期: 2014- 07
-
埋线疗法对衰老大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效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对衰老大鼠皮肤胶原组织的作用效应.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埋线治疗组.埋线治疗组在背部皮下埋线1次;埋线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均行D-半乳糖腹腔注射100d;空白对照组不做治疗.100d后进行皮肤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皮肤明显变薄,胶原疏松,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明显减少......
作者:周双琳;张聪;林殷 刊期: 2014- 07
-
基于血清药理学理论从含证血清探讨中医证的形成机制
基于血清药理学的理论,试图从含证血清探讨中医证的形成机制.以国内外所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基础,以中医理论为基石,以四诊规范为前提,以辨证思维为核心,以人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和综述中医证和血清药理学方法的研究动态.在血清药理学理论的启示下,提出含证血清的概念,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学有一个可行的切合点,有利于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揭示中医证的实质,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新的技术......
作者:梁文娜;李西海;李灿东;康洁;丁珊珊 刊期: 2014- 07
-
十八反中附子瓜蒌临床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疾病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8个数据库中应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RCT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的中医疾病治疗情况、西医疾病治疗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等相关信息,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中文RCT临床研究文献......
作者:高源;费宇彤;钟赣生;刘佳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藕节的TLC鉴别和浸出物含量测定
- 2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初探
- 3 正脊手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4 影响白癜风疗效可疑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5 从“亢害承制”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机治要
- 6 孙桂芝教授关于肿瘤学术思想初探
- 7 半夏厚朴汤治疗精神疾病举隅
- 8 月支正五行的天文学背景探讨
- 9 雾霾毒损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10 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架构
- 11 古代情志致病理论在中医心身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12 芍药甘草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ICC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 13 1991年-2015年国内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的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 14 姜良铎论治消渴病患者外感病的经验
- 15 Hp相关胃病脾胃虚实证候胃黏膜GM-CSF、RANTES表达研究
- 16 林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辨治思路
- 17 益肾填髓通络方治疗脑系疾病临床举隅
- 18 吴茱萸次碱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 19 从瘀热互结论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炎性反应
- 20 UP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和HIV患者血浆中雷公藤红素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