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颈部端提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颈部端提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40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0例予颈部端提手法,对照组70例用颈部仰卧位扳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颈部端提手法在改善颈枕部疼痛、减小寰齿前间隙及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偏移距离疗效方面均优于颈部仰卧位扳法(P<0.01),其总有效率达90%.结论:颈部端提手法可有效缓解或消除颈部疼痛、通过纠正寰枢椎的异常解剖......

    作者:李忠龙;梁军;刘康 刊期: 2014- 04

  • 非严重缺血性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外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外治对非严重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5个分中心纳入229例非严重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无菌换药对照组,以创面面积、创面深度、肿胀范围、肉芽组织生长、脓液情况为疗效指标,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尿汞含量为安全性指标,对中医辨证外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中药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0.54%,与无菌换药对照组(68.00%......

    作者:李大勇;吕延伟;李鑫;杨博华;张朝晖;甘宇;王鹏 刊期: 2014- 04

  • 中药提取物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是亟须重点关注和系统研究的疑难课题之一.中医药研究近些年来在抗肝癌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许多中药单药都显示出对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如清热解毒类的藤梨根、田基黄、半边旗、龙葵、川东獐芽菜,活血化瘀类的石见穿、茜草、银杏叶、珍珠菜,祛风除湿类南蛇藤、槲寄生,化痰散结类半夏、皂角刺,行气散结类荔枝核,以毒攻毒类美洲大蠊、全蝎,养阴生津类天......

    作者:何立丽;吕文良;孙桂芝 刊期: 2014- 04

  • 中药配伍雷公藤减肝毒性机制研究

    雷公藤具有抗炎、镇痛和全身免疫调节作用,在临床治疗风湿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但是,雷公藤常见的肝毒性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医药学技术的发展,中药配伍作为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更显合理性和科学性,其减肝毒性的机制也取得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对雷公藤的肝毒性机制及中药配伍减轻其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作了概述,并针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周聪;周玲玲;周学平 刊期: 2014- 04

  • 中医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安慰剂选择的探讨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是医学科研的金标准.临床试验方案中安慰剂对照的合理选择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之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安慰剂对照选择问题是制约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难点之一;特别是中药汤剂安慰剂对照选择是中药新药开发的瓶颈.本课题组对中医药安慰剂汤剂的选择中作了一些探索,以求严格控制中医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韩春雯;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 刊期: 2014- 04

  • 利水中药性能的现代评述

    文章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对“利水功效”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并且探讨了利水功效相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案,分析了常用的利水中药的特点,并且进行初步的统计学分析、概括,通过“水肿”这一疾病症候建立了传统功效与现代研究方案相对接的纽带,为中医药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作者:董婉茹;白宇;刘冠璋;王宇;匡海学;卢芳;刘树民 刊期: 2014- 04

  • 左金丸及其活性成分抗胃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左金丸是中医经典方剂,左金丸及其活性成分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可以抗胃癌,其机制复杂.研究发现左金丸及其单体抗胃癌的机制,与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侵袭转移和血管新生有关.目前对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抗胃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透彻,但由于左金丸复方成分的复杂性,造成对左金丸复方的研究相对不足,该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文章对左金丸及其活性成分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抗胃癌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

    作者:叶乃菁;刘宣;李琦 刊期: 2014- 04

  • 运用中医体质学说论治艾滋病的理论探讨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的疾病,中医药在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临床发病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渊源和内涵的阐述,提出不同的体质对艾滋病临床发病类型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艾滋病临床潜伏期较长的特点,可根据病人的体质类型对其可能发病的趋势进行早期干预,达到中医“已病防变”的目的,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中的优势.......

    作者:许前磊;许向前;武兴伟;谢世平;李真;徐立然;符林春 刊期: 2014- 04

  • 文明的变迁与中医学发展

    对于中医学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西方科学文化的吸收进行了探讨;因为当代中国文化是由古代传统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四大板块构成.根据医学必然与社会文明发生共变的规律,中医学应跳出“传统文化决定论”;破除“由道而术”的观点,坚持实践第一;坚持中西医结合,采用各种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正确的分类学逻辑和具有可比较性的实验研究方法,以弥补中医传统临床观察实践的不足,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 04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强直性脊柱炎诊疗优势探讨

    代谢组学技术在方法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运动观及辨证观相吻合.文章综述了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并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疗现状,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AS诊疗的优势所在.通过代谢组学有望发现更多与AS诊疗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研发更有效经济的防治药物,进而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作者:齐亚军;刘健;曹云祥;万磊;叶文芳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