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主要证候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证候的研究,了解各不同免疫状态的主要证候.方法:采用免疫学分类、证候分型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选择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3个状态各200例,进行主要证候分析.结果:慢性HBV感染3个不同免疫状态出现的证候均有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脾气虚、气阴不足、心肝郁热、肝血虚、肺脾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等.不同免疫......
作者:杨丽莎;梁志清;范剑薇;吴淋玲;苏元英;张兵 刊期: 2014- 01
-
26种云南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目的:考察26种云南产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抗临床常见病原菌活性.方法:制备药材80%乙醇冷提与热提物,用琼脂扩散法测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26种药材中,臭牡丹、艾胶算盘子、番石榴和千张纸的冷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活性较好,其抑菌圈直径范围在13-16mm(金葡菌)和11-20mm(MRSA)之间......
作者:王春娟;左国营;王根春;罗奇彪;范广艳 刊期: 2014- 01
-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盆腔器官脱垂的证候特征、不同脱垂度证候差异.结果:气虚、气陷为盆腔器官脱垂主要病性证素,肾、脾为主要病位证素;盆腔器官脱垂证型相兼、错杂者多见;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与肾、脾、气虚、气陷、阳虚、血虚有关;不同脱垂度患者气虚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脱垂度在中焦虚寒、脾气下陷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腔器官......
作者:李奕祺;王小红;李灿东;林岚;郭晓黎 刊期: 2014- 01
-
从气血理论浅谈“虚瘀致衰”与“虚瘀致瘤”
衰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老年疾病的主要因素,常与肿瘤伴发.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之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或器官而引起全身脏器功能衰退,气虚血少,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加重虚损,形成“虚瘀致衰”.元气虚衰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气虚则血液滞留,血少则血流不畅,均易导致血瘀形成,即因虚致瘀,形......
作者:郭晓峰;赵延龙;张瑞卿;冯玉华;杨婉芳;李俊莲 刊期: 2014- 01
-
生地黄水煎液对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其上调骨髓BMP-7含量作用机制
目的:在明确解毒祛瘀滋阴药能够防治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探讨其君药生地黄对狼疮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MRL/Ipr小鼠被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生地黄组,每组9只.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取左上肢近端,运用小动物成像系统中的X线检测功能检测骨密度.取右上肢近端,制成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情况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含量.结果:......
作者:何淼泉;季巾君;徐莉 刊期: 2014- 01
-
《备急灸法》学术思想刍议
《备急灸法》是研究古代急救医学及灸疗学的一部重要文献,该书将许多运用艾灸治疗急性病症的重要方法汇集在一起,附上多幅图例,用通俗易晓的方式编辑成册,对当今的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概括了《备急灸法》论灸法的学术思想,并从“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各有所宜,辩证施灸”“施灸壮数,知常达变”“取穴精少、操作简便”“灸药并用,相得益彰”5个方面总结了《备急灸法》的灸法特点.......
作者:刘未艾;常小荣;刘密 刊期: 2014- 01
-
地黄生熟异用对增液汤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比较地黄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增液汤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效果,研究生熟地黄降糖功效的差异.方法:高脂肪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雄性大鼠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INS)、肝糖原含量、葡萄糖激酶(GK)、果糖激酶-1(PFK-1)、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丙酮酸激酶(PK)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FBG(11.17±2.......
作者:段卫娜;张振凌;孔莹莹;陈智钦;李敏兰 刊期: 2014- 01
-
护网明目散对高眼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护网明目散对实验性高眼压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兔48只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护网明目散)组,西药(尼莫地平片)组.各组分别在用药第1、2、3、4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谷氨酸的含量.结果:视网膜组织中NO及谷氨酸含量从用药第1周开始均有升高,以模型组升高明显.用药第1周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西......
作者:肖家翔;郑开金 刊期: 2014- 01
-
《黄帝内经》脉法——动者为阳,静者为阴的解析
按照阴阳分类法分析脉象,为《黄帝内经》脉法的要点之一,对《素问·阴阳别论篇》所述“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历代医家均未能予以明确解释,以致无法理解其含义并应用这一原理.笔者根据《黄帝内经》中脉象的记载及临床实践,发现“动”即是指一个脉搏的起落,并不是指脉“数”;再通过排除法分析,“静”即是指两个脉搏之间的静止期.《素问》所述的含义是:脉的一个搏动期(一个起落)为“阳”,两个搏动之间的静止期为“阴”.......
作者:张久亮;廖江铨 刊期: 2014- 01
-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治疗失眠症导入语的编码分析
目的:文章旨在对低阻抗意念导入心理疗法(TIP技术)治疗失眠症的导入语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编码分析,以求找到导入语治疗的规律,为临床上推广此有效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汪卫东主任医师门诊中以低阻抗意念导入心理疗法(TIP技术)治疗痊愈的10例失眠症典型病例全部的导入语,利用口语报告编码分析方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编码分类,定量化考察、统计分析各类导入语出现的频率.结果:导入语中放松诱导占21%,睡眠认知......
作者:黄芳;汪卫东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痰浊证与脂蛋白代谢的研究进展
- 2 胃炎Ⅰ号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NF-κBp65、IKKβ mRNA、VEGF表达的影响
- 3 白豆蔻挥发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 4 中医药治疗肝源性腹胀(气)的临床现状
- 5 马钱子超微粉体和常规粉体中马钱子碱的溶出比较
- 6 痹祺胶囊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7 经穴反应/效应特异性与证型的相关性探讨
- 8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 9 《伤寒杂病论》药物配伍规律的考证研究
- 10 健脾解毒方诱导裸鼠人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11 决策心理学对中医诊疗标准研究的启示
- 12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疗效观察
- 13 对人卫版“十二五”教材《中医妇科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商榷
- 14 基于护阴理论的汪机、吴澄、叶天士三家脾胃思想研究
- 15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分子机制研究综述
- 16 浅谈针刀手术患者的护理
- 17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之我见
- 18 论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 19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高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水平的影响
- 20 五倍子与黄柏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配伍合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