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表证患者气味图谱研究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表证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表证患者(青年学生)114例和健康青年学生255名,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Nanofilm-EnoseMedical001)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以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作为曲线特征,分析表证患者及其寒热病性的图谱特征.结果:①表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E、G、H的振幅和上升斜率均显著高于健康......
作者:林雪娟;李灿东;吴青海;闵莉;郭峰;郑剑翔;黄俊 刊期: 2013- 01
-
齐墩果酸对分化后的3T3-L1脂肪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齐复果酸(OA)对动物体内脂肪的作用.方法:选用前脂肪细胞3T3-L1作为模型细胞,在诱导3T3-L1分化12d后,分别加入30、10、3μg/mLOA和溶媒DMSO干预4d,然后使用MTT法和雌二醇(E2)的ELISA检测法,分别研究了OA对3T3-L1的增殖和E2分泌的影响,同时设有未分化的3T3-L1组作为对照.结果:30μg/mL的OA能显著抑制分化后的3T3-L1细胞的......
作者:万谦;王兆会;李启佳;陆华 刊期: 2013- 01
-
丹参酮ⅡA对COX-2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的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环氧化酶-2(COX-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人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PGE2和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上调及抑制LoVo细胞COX-2表达,WesternBlot检测COX-2对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丹参酮ⅡA、PGE2和/或GSK-3β选择性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
作者:刘宣;王炎;李丹光;周利红;殷佩浩;隋华;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3- 01
-
清热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及骨骼肌细胞NF-κB/IκB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及骨骼肌细胞NF-κB、I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应用Real-timePCR检测大鼠胰岛β细胞及骨骼肌细胞NF-κB、IκBmRN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NF-κBmR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
作者:冯建华;李洁;王殿云;张萌;刘媛;李国霞 刊期: 2013- 01
-
《素问》量值理论和定量辨证思想初探
通过对《素问》原文进行认真研读,探讨《素问》中的量值理论和定量辨证思想,其中包括丰富的量化语言文字描述,比较成熟系统的关于人体阴阳、正邪、体质等方面的生理病理量值描述,详实的定量辨证的具体思维方法,以及关于定量辨证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的论述.显示了《黄帝内经》较高的量化研究成就,体现了《黄帝内经》高屋建瓴、整体把握的思维特点,也反映了中医学量值描述和定量辨证理论的渊源和特征.这些理论对中医学定量辨证理......
作者:刘玉良 刊期: 2013- 01
-
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以及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0-65......
作者:张茹萍;何昱;石森林;钱家健;范永升 刊期: 2013- 01
-
应用MRI观察直刺膈俞穴的危险深度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直刺膈俞穴的危险深度,探讨左右、性别、身高、体质量、BMI指数与针刺危险深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名成年志愿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每组各10人,将维生素E胶丸固定于双侧膈俞穴上,应用MRI断层技术测量膈俞穴的直刺危险深度并计算其安全深度.结果:男性组左侧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为(53.7±6.8)mm,右侧为(54.8±8.9)mm,女性组左侧为(39.9±7......
作者:闫禹竹;程为平 刊期: 2013- 01
-
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和苍术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等多成分含量的HPLC-DAD分析方法.方法:HPLC-DAD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法;色谱柱:WatersSunfire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nm(白术内酯Ⅰ、Ⅲ及苍术酮),276nm(白术内酯Ⅱ);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柱温:30℃.结......
作者:尹华;王知青;王玲;周爱珍;李清林;程臻 刊期: 2013- 01
-
从《金匮要略》阴阳毒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通过《金匮要略》阴阳毒病探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辨治思路.重温《金匮要略》所论阴阳毒病的源流,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出SLE毒邪致病的特点、辨治思路及临床治疗.临床所见SLE症状表现,当属阴阳毒病.SLE病因是毒邪,具有邪气炽盛、病势凶猛、变证层出、致病广泛等特点,符合SLE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以及病情反复、病候复杂、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的特点.阳毒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以热毒证为主;阴......
作者:刘维;吴晶金 刊期: 2013- 01
-
单味中药抗肺纤维化效应的规律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根据已发表有关单味中药抗肺纤维化(PF)效应现代医学研究文献,分析中药特征与抗肺纤维化效应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筛选1989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所载单味中药抗肺纤维化研究文献,统计不同功能分类、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数量和其中具有抗肺纤维化效应的中药味数;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在46味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中药中,活血化瘀药有8......
作者:陈丽;刘永琦;李朝霞;魏莉莉;杨云帆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抗氧化及抗炎的作用机制
- 2 中药功效语义网络的构建
- 3 陶夏平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浅析
- 4 免煎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5 基于皮质酮-炎性反应-线粒体网络研究抑郁症肝郁脾虚病机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6 太冲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 7 中医优化疗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8 明代医家脾阴论探讨
- 9 温阳化饮方通过调节MMP-9活性干预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气道重塑的机制
- 10 舌尖与脏腑相关性的研究
- 11 基于气象数据的六淫中暑的本质及温与暑的区别分析
- 12 醋制南五味子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活性部位筛选
- 13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药干预前后脉图分析
- 14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穴位贴敷透皮给药治疗豚鼠哮喘的作用
- 15 “得气”“气至”“针感”概念之我见
- 16 《金匮要略》中预防乌头类方剂中毒方法浅谈
- 17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机制研究
- 18 制定蒙医胃包如病诊疗共识指南的思路与方法
- 19 半夏泻心汤药物血清对ICC膜电位与[Ca2+]i的影响
- 20 基于辨证治疗COPD多维结局指标的模糊层次理想点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