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培元开郁法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未病思想探讨
培元开郁法为血管性抑郁症的主要治法,文章旨在探讨其对血管性抑郁症元气亏虚,气血郁滞病机演变不同阶段的防治原则.通过文献研究,挖掘名老中医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对培元开郁法的分期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未病先防,重脾肾培元固本,调气血开郁防滞;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培元开郁,顺气化痰,防传杜渐;病后止遗,培元开郁,化瘀解毒,通络疗损;病后调养,培元开郁防复发.总之培元开郁防治血管性抑郁症,充分......
作者:黄世敬 刊期: 2012- 09
-
试析《本草图经》研究方法的特点
《本草图经》是中医药文献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本草学著作.文章从药图形象,易于辨识;描述细致,内容丰富;重视产地,强调道地;广集医方医案,效用齐备;博采众说,广引文献等5个方面阐述了《本草图经》研究方法的特点.对于本草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即应该与大自然四时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紧密结合,运用整体的、动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与苏颂《本草图经》推本求源的思路与方法相吻合.因此,重研《本草图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萍;苏颖;胡亚男 刊期: 2012- 09
-
从合理用药角度探析中药“十八反”
文章从中药“十八反”临床渊源、临床的不同认识去分析探讨“十八反”问题,从合理用药角度思考其发展思路:中药“十八反”研究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的研究范畴,应加强临床安全性研究,在充分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后,进行相关的有效性研究.全面考虑药材基源、加工方法、配比关系、制剂形式、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因素,尽量统一规范,以明确其涵盖范围和量效关系,促进其研究结果的不断完善.......
作者:李春晓;张业;李学林 刊期: 2012- 09
-
针刺穴位与非穴位筋膜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干预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针刺穴位筋膜与非穴位筋膜干预的比较,探讨筋膜在防治肝脏纤维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筋膜学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针刺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穴位筋膜(穴位组)与非穴位筋膜(筋膜组),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HE、Mallory染色比较.结果:模型组......
作者:张铭;郭顺根;边璇;赵丽云;赵福建;孙洁;郑志忠;李元;吴宇泽 刊期: 2012- 09
-
蒲黄总黄酮对C2C12骨骼肌细胞β-arrestin-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蒲黄总黄酮(PTF)对C2C12骨骼肌细胞β-arrestin-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分化成熟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PTF组.干预处理16h后,予或不予胰岛素(INS)刺激30min,实时定量PCR检测β-arrestin-2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β-arrestin-2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β-arrestin-2信号复合物.结果:PTF组β-arre......
作者:冯晓桃;刘毅;汪天湛;陈煜;陈伟华;应健;王文健 刊期: 2012- 09
-
论《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气血生化3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相应变化.气化具有永恒性、普遍性、表象性、方向性、变动性、有序性6个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研究,有助于发掘气化理论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
作者:陈曦;潘桂娟 刊期: 2012- 09
-
拉米夫定联合原儿茶酸对鸭乙肝病毒的体外抑制
目的:研究原儿茶酸(PA)、拉米夫定(3TC)单用以及联合对鸭HBV(DHBV)感染、复制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利用感染DHBV的鸭原代肝细胞模型,从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研究PA、3TC单用及合用的抗病毒效果.结果:PA、3TC单用及其合用,分别于DHBV感染前,感染的同时及感染后给药,均可有效抑制DHBV对鸭原代肝细胞的感染.虽然PA与3TC合用对DHBV的预防与阻断作用与单用3TC相比没有显著差......
作者:王玲;潘琪;孟沫然;陈勇;韩凤梅 刊期: 2012- 09
-
仙茅水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后入血成分研究
目的:测定并确认仙茅水提取物的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仙茅水提取物,以HPLC测定不同血浆样品的色谱图,确认入血成分的色谱峰,以HPLC-MS-MS和NMR确定入血成分的结构.结果:苔黑酚葡萄糖苷和仙茅苷是仙茅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4.26%和0.96%.其中,苔黑酚葡萄糖苷以原型吸收入血,而仙茅苷等其他成分在本实验色谱条件下未从血中检测到.仙茅苷原型没有入血的原因可能是其在胃中很快被......
作者:霍秀颖;张晓萍;马长华;张冰;刘小青;段天璇;翟华强;黄建梅 刊期: 2012- 09
-
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辨治月经病经验探析
颜正华教授是国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中医药教育家.颜正华教授治验甚众,尤擅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妇儿科等杂病的诊疗.颜正华教授认为,月经病的诊疗重在辨月经的周期、量、质、色以及伴随症状.颜教授论治月经病,辨证严谨,思路缜密,多从肝郁、血瘀、血寒、血热、血虚、气虚等方面辨证论治,常用药物包括益母草、茺蔚子、丹参、香附、牡丹皮、蒲黄、五灵脂、白芍、当归等,用药平和轻灵,收效甚佳.......
作者:吴嘉瑞;张冰 刊期: 2012- 09
-
王琦教授基于“辨体论治”的三辨诊疗模式临床应用探析
王琦教授是中医体质学说的创始人,其创建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发挥着中医治疗优势.其“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东 刊期: 2012- 09
动态资讯
- 1 国医大师徐景藩诊治下利经验
- 2 基因沉默技术研究丹参酮Ⅱ A抗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GPER途径
- 3 橘皮汤对顺铂致大鼠异嗜行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 4 探讨应激与中医证的关系
- 5 平肝息风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 6 柴芪袋泡剂治疗急、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 7 阿霉素肾病肾阳虚证模型的评价
- 8 基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推拿手法分类
- 9 试论艾毒的病邪特性和致病特点
- 10 清化颗粒调节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SGLT1表达促进GLP-1分泌的研究
- 11 络病理论架构下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现代中医辨治探究
- 12 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 13 十四种治疗肿瘤常用中药元素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 14 肺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变化研究
- 15 蒙医特色药材黑冰片概述
- 16 万密斋调经学术思想探析
- 17 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对MDR模型小鼠S180肿瘤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 18 国医大师张大宁应用“补肾升提法”治疗肾性血尿理论探讨
- 19 络通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熊胆粉对H2O2所致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