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172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34/R

邮发代号: 18-9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药学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3-1727
  • 国内刊号:11-533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6期文章
  • 皮部理论与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性

    穴位贴敷疗法临床运用广泛,疗效确切.皮部作为经络系统的外层,直接决定了药物的渗透浓度及不同层次刺激与反应后的效应.文章从传统皮部理论与贴敷疗法的关系、皮部对药物的吸收浓度、皮部与药物的交互作用、皮部刺激对神经、体液的影响、不同经穴皮部的特异作用等方面对皮部理论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深化其研究,不仅可以优选贴敷部位,提高疗效,理解其机制,对于体表、经穴、脏腑相关性的认识也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茵萍;蔡红;周静珠;唐青青 刊期: 2012- 06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中医证候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450例DPN患者的病历资料经整理后统一辨证分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气滞证6个单证.结果:单证频率前3位依次为:血瘀证(70.89%)、阴虚证(64.89%)、气虚证(57.33%);以复合证型为主(89.11%),其中以虚实夹杂为主(89.78%),......

    作者:张倩;梁晓春;孙青;尹德海;姜楠;韩少梅 刊期: 2012- 06

  • 中药健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健骨胶囊对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术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应用GE双能窄角扇形骨密度仪分别测大鼠脊柱及全身的骨密度;用Leica生物显微镜、Leica-DMLB图象分析软件分析大鼠双侧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观察健骨胶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质的影响及药效作用.结果:去势大......

    作者:魏红权;应栩华;戴蕾;陈明显;黄卫华;朱惠芳;黄惠英;厉兰娜 刊期: 2012- 06

  •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中8种酶活力比较

    目的:通过对4、5、6、7年生人参中的8种酶活力进行比较,为人参的生长发育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性缓冲液提取粗酶液,应用分光光度法对4个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中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乙醇脱氢酶(A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谷丙转氨酶(GPT)和延胡索酸酶(Fumarase)8种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除......

    作者:李芸彤;赵雨;王思明;刘海龙;刘美辰 刊期: 2012- 06

  • 北京地区冠心病发病与六气及气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冠心病发病与六气气象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冠心病发病的气候因素.方法:冠心病发病数据来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1997年-2007年收治的全部住院病例,共计1901例.气象资料由北京市观象台提供,六气资料按中医运气学说理论推演.将病例数按六气分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将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低云量和舒适度7项气象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冠心病病例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单......

    作者:汤巧玲;马师雷;刘宏伟;高思华;贺娟 刊期: 2012- 06

  •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病因研究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有关病因“毒”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书中提到“风毒”、“寒毒”、“热毒”等40种毒邪,涉及患斑毒病候、脚气痹弱候、夏日沸烂疮候等共186条,其中热毒、毒气、虫兽毒、风毒、食毒的出现频率较高,从而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医病因范畴“毒”之学说.......

    作者:朱爱松;郑洪新 刊期: 2012- 06

  • 基于现代医学基础的正气的诠释

    一个研究学习中医的西医医生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两种医学之间的交汇桥梁,我们必须引用西方竖性的和中医横性并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以便为其将来混搭创造第三种独立平台.到目前为止此两种医学的发展是平行的,所存在的接触点是勉强性的.无论何种医学基本的结合点在临床.......

    作者:罗伯托·刚萨雷斯;牛欣 刊期: 2012- 06

  • 江苏中医外科学术发展述略

    秦汉到隋唐时期是江苏中医外科的草创阶段,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宋元时期以《卫济宝书》、《外科精义》为代表的外科著作,注重对外科疾病的阐发与论述;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中医外科流派,理论已趋完善和成熟,特别注重内外并治;民国时期中医外科仍然在临床发挥作用,理论也有发展,而现代中医外科则趋衰弱,但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作者:陈仁寿;刘一鹤 刊期: 2012- 06

  • 化痰行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痰行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化痰行瘀汤低、中、高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6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复制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痰行瘀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库普弗细胞(KC)、星状细胞(HSC)、内皮细胞超微......

    作者:朱飞叶;陈国中;徐珊 刊期: 2012- 06

  • 栀子与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清酶学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栀子与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清酶学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6周起,2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和易善复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5周.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并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

    作者:李晶;刘益华;林曼婷;陈少东;周海虹 刊期: 2012- 06